[发明专利]压盘式密封取水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27057.2 | 申请日: | 2017-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5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雷;李新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雷沃发动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蒙建军 |
| 地址: | 300402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盘式 密封 取水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盘式密封取水结构,包括取水压板,取水压板的中心设置有一个圆形通孔,在取水压板的圆形通孔处的上端连接有直管,在取水压板的圆形通孔处的下端连接有弯管,直管的上端设置有空心半球,空心半球的厚度与直管的壁厚相同,空心半球上设有取水通孔,空心半球、直管、圆形通孔和弯管同轴心且依次连通形成一个出水通道,直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用于放置O形密封圈,取水压板上设置有螺纹安装通孔。本发明可在空间受限的条件下,直接从大口径、薄壁厚的水套工艺孔处有效取水,占用空间小,可减小发动机的边界,利于整车方案布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盘式密封取水结构。
背景技术
机油冷却器是发动机冷却以及润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动机运行中,其内部的冷却和润滑是靠机油循环来进行的。如果未经冷却的机油一直在发动机内部循环势必造成发动机机油温度过高,会加大发动机的机油消耗和降低润滑效果,从而降低机油的使用周期以及发动机的寿命。为了降低机油消耗,增加发动机和机油的运行寿命,需要加强对机油冷却器进行冷却。
水冷式机油冷却器置于冷却水路中,当进行冷却取水时,目前采用的取水接头为螺纹和O形圈的密封结构,并用螺母紧固,但此取水接头对取水处的螺纹规格及壁厚有要求,尤其对于大直径取水口,难度过大,并且取水接头占用空间过大,狭小空间无法使用。由于受发动机结构及应用整车布置所限,需在直径32mm,壁厚6.25mm的水套工艺孔处取水,以便对发动机机油冷却器进行冷却。因该孔直径过大,且壁厚过薄,无法采用传统的螺纹接头取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压盘式密封取水结构,该结构避免了受加工工装、水套工艺孔直径过大及壁厚过薄,且无太大调整空间的限制,取水结构外部占用空间小,可减小发动机的边界,利于整车方案布置。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盘式密封取水结构,包括取水压板,所述取水压板的中心设置有一个圆形通孔,在所述取水压板的圆形通孔处的上端连接有直管,在所述取水压板的圆形通孔处的下端连接有弯管,所述直管的上端设置有空心半球,所述空心半球的厚度与直管的壁厚相同,所述空心半球上设有取水通孔,所述空心半球、直管、圆形通孔和弯管的进水端同轴心且依次连通形成一个出水通道,所述直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用于放置O形密封圈,所述取水压板上设置有螺纹安装通孔。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空心半球、直管、取水压板和弯管一体成型。
所述取水通孔的大小为四分之一的空心半球面。
所述取水压板的形状为类三角形,取水压板的三个角圆弧过度。
所述螺纹安装通孔设置于三角形取水压板的其中两个角处。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采用压盘式密封取水结构,可在空间受限的条件下,直接从大口径、薄壁厚的水套工艺孔处有效取水;直接从水套工艺孔取水,不用对缸体进行修改,减少零部件资源;取水接头外部占用空间小,可减小发动机的边界,利于整车方案布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从弯管方向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1-取水压板;11-圆形通孔;2-直管;3-弯管;4-空心半球;5-取水通孔;6-出水通道;7-凹槽;8-螺纹安装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雷沃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雷沃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70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