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压电精密驱动的直线双向作动器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26970.0 | 申请日: | 2017-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9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彭瀚旻;杨剑之;朱攀丞;圣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N2/02 | 分类号: | H02N2/02;H02N2/06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压电 精密 驱动 直线 双向 作动器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基于压电精密驱动的直线双向作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磷青铜基体(1)、安装于第一磷青铜基体(1)上的第一压电陶瓷片(2)、连接第一磷青铜基体(1)和第二磷青铜基体(4)的连接杆(3)、安装于第二磷青铜基体(4)上的第二压电陶瓷片(5);
第一磷青铜基体(1)的下部开有沟槽,形成第一磷青铜基体的双足(6);
第二磷青铜基体(4)的下部开有沟槽,形成第二磷青铜基体的双足(7);
第一压电陶瓷片(2)非对称地安装在第一磷青铜基体(1)上端面,第二压电陶瓷片(5)非对称地安装在第二磷青铜基体(4)上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电精密驱动的直线双向作动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杆(3)为刚性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电精密驱动的直线双向作动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磷青铜基体(1)与第二磷青铜基体(4)的两侧分别由一根连接杆(3)连接,且连接杆(3)不连接在第一磷青铜基体的双足(6)或第二磷青铜基体的双足(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电精密驱动的直线双向作动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磷青铜基体(1)下部的第一磷青铜基体的双足(6)和第二磷青铜基体(4)下部的第二磷青铜基体的双足(7)均有倾角,第一磷青铜基体的双足(6)倾角倾斜方向相同,第二磷青铜基体的双足(7)倾角倾斜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电精密驱动的直线双向作动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磷青铜基体(1)和第二磷青铜基体(4)均为非对称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电精密驱动的直线双向作动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磷青铜基体(1)与第二磷青铜基体(4)的结构相同、布置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电精密驱动的直线双向作动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压电陶瓷片(2)紧贴第一磷青铜基体(1)的上端边缘安装,并远离第一磷青铜基体(1)和第二磷青铜基体(4)的相对端;
第二压电陶瓷片(5)紧贴第二磷青铜基体(4)上端边缘安装,并远离第一磷青铜基体(1)和第二磷青铜基体(4)的相对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电精密驱动的直线双向作动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磷青铜基体(1)下部开有直角梯形槽,第一磷青铜基体(1)位于所述直角梯形槽直槽面一端的端面开斜切面,所述直角梯形槽与第一磷青铜基体(1)的两端面形成第一磷青铜基体的双足(6);
第二磷青铜基体(4)下部开有直角梯形槽,第二磷青铜基体(4)位于所述直角梯形槽直槽面一端的端面开斜切面,所述直角梯形槽与第二磷青铜基体(4)的两端面形成第二磷青铜基体的双足(7);
第一磷青铜基体(1)位于第一磷青铜基体(1)下方直角梯形槽斜槽面一端的端面与第二磷青铜基体(4)位于第二磷青铜基体(4)下方直角梯形槽斜槽面一端的端面相对。
9.一种基于压电精密驱动的直线双向作动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第一压电陶瓷片(2)在正余弦电压的作用下,使第一磷青铜基体(1)双足产生同向的高频摆动,由于其双足具有一定角度的倾角,结构不对称,使第一磷青铜基体(1)产生定向移动,通过连接杆(3)带动整个作动器定向移动;
步骤2,第二压电陶瓷片(5)在正余弦电压的作用下,使第二磷青铜基体(4)双足产生同向的高频摆动,由于其双足具有一定角度的倾角,结构不对称,且第二磷青铜基体(4)布置方向与第一磷青铜基体(1)相反,故产生与步骤 1 相反方向的移动,通过连接杆(3)带动整个作动器定向移动;
步骤3, 通过给第一压电陶瓷片(2)加正余弦电压,使整个作动器如步骤 1进行运动,通过给第二压电陶瓷片(5)加正余弦电压,使整个作动器如步骤 2进行与步骤 1相反方向的运动;
步骤 4,根据操作者需要,通过控制给第一压电陶瓷片(2)或者第二压电陶瓷片(5)加正余弦电场来控制作动器的移动,并通过对作动器位置实时监测,以达到精准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69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葛粉多级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L‑缬氨酸的发酵液过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