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加速器中子源的微流道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25921.5 | 申请日: | 2017-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3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强;李强;朱国善;戴中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5H6/00 | 分类号: | H05H6/00;H05H7/0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层 微流道 靶系统 底板 发泡保护层 加速器中子源 密封盖 靶材 冷却效率 侧面 出水口 进水口 体积小 封盖 空腔 密封 容纳 | ||
一种用于加速器中子源的微流道靶系统,所述微流道靶系统包括靶材层、发泡保护层和冷却层,所述冷却层包括紧密结合的冷却层底板和密封盖,所述发泡保护层形成于所述冷却层底板的一个侧面上,所述靶材层形成于所述发泡保护层上,在所述冷却层底板的另一个侧面上形成有微流道层,所述密封盖的中央有一个凹槽,与所述冷却层底板紧密结合后形成一个空腔,将所述微流道层容纳并密封在其中,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本发明所述微流道靶系统的冷却效率高,整个靶系统结构紧凑,体积小,成本低,实用性和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速器中子源的微流道靶系统。
背景技术
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一种基于分子靶向的二元重离子治疗技术。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的基本原理是:将某种亲肿瘤的含硼药物注入患者体内,含硼药物迅速聚集于肿瘤细胞内,然后经热中子或超热中子照射后发生
热中子的产生可以通过核反应堆中子源慢化,也可以通过加速器中子源产生。由于反应堆存在体积庞大、运营复杂、成本高、涉及核燃料安全等问题,并且缺乏部署性、使用弹性以及延续性,极大的限制了BNCT设施的建造数目,进而限制了BNCT的发展及临床应用,造成多处BNCT计划终止。为了解决核反应堆中子源存在的问题,BNCT物理学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寻找可能的替代方法,提出加速器驱动中子源的替代方案。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子加速器将带电粒子加速至一定能量以上后,轰击特定的靶材料,使带电粒子与选定靶材料原子核直接发生核反应,进而以次级粒子的形式放出中子。上述核反应可以细分为两种:一种是低反应阈能,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5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