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热型硅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4771.6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3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卿;廖帮伟;林鸿;李嘉琪;黄坚;黄小平;麦尉球;张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汇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L83/05;C08L83/04;C08K9/06;C08K7/18;C08K3/04;C09K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李玉峰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导热型硅凝胶,其特征在于:由A组份和B组份混合而成;按重量份数所述A组份和B组份的原料组成分别为:
A组份:
乙烯基硅油 80~100
含氢硅油 2~8
二甲基硅油 10~20
导热粉体 300~600
石墨粉 10~20
B组份:
乙烯基硅油 90~110
二甲基硅油 10~20
导热粉体 300~600
铂金催化剂 0.2~1
所述乙烯基硅油在25℃温度下的粘度为200~500mPa·s,所述含氢硅油的含氢量为0.18~0.36%;所述二甲基硅油的粘度为50~100mPa·s;
所述导热粉体为球形氧化铝、氮化硅、氮化铝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其粒径为1~15μm,并经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所述石墨粉的粒径为5~15μm;所述铂金催化剂的含量为3000ppm;
按质量比所述A组份∶B组份=1∶1混合后形成的呈半流动状态的膏体应用于发热元器件和散热器之间,在50℃温度下经过半交联反应形成厚度为0.1~0.2mm的半固化导热型硅凝胶薄层,其导热性达到1.8525~2.2331w/m.k,在80℃、150℃的高温环境下烘烤30天、60天、90天,均未发生干固、龟裂、自粘性消失的情况。
2.权利要求1所述导热型硅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A组份的制备为,将所述A组份的各原料组成在搅拌速度20~30Hz、分散速度20~50Hz下搅拌混合后,继续真空抽滤、搅拌混合20~40min;其中,所述导热粉体分批加入、并重复上述操作,即得到呈半流动膏体状的A组份;
所述B组份的制备为,将所述B组份的各原料组成在搅拌速度20~30Hz、分散速度20~50Hz下搅拌混合后,继续真空抽滤、搅拌混合20~40min;其中,所述导热粉体分批加入、并重复上述操作,即得到呈半流动膏体状的B组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热型硅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份、B组份中,导热粉体分两次加入。
4.权利要求1所述导热型硅凝胶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份、B组份通过双组份胶水打胶设备,并经过静态混合器进行静态混合均匀后,得到呈半流动状态的膏体;然后将所述膏体施于发热元器件表面后安装散热器,经过半交联反应,在发热元器件和散热器之间形成了半固化的导热型硅凝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汇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汇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477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