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育余甘子实生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4755.7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0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超;郭林榕;陈志峰;刘鑫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G24/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李翠娥 |
地址: | 35001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育 子实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园艺育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培育余甘子实生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基质的配制:将细沙和田园土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粉末1,然后将粉末1和草炭土按质量比5:1混合,得粉末2;然后按照2g/kg在粉末2中加入5%二嗪磷颗粒剂,混合均匀得培养基质;2)将处理过的余甘子种子于三月上旬至四月上旬播种于培养基质中,日常浇灌用稀释后的氨基酸水溶性肥料;3)移栽;4)苗期管理。本发明有效促进了余甘子实生苗的萌发与生长,有利于余甘子实生苗预防根部的害虫及根部病害,达到增根壮苗的目的,提升余甘子实生苗品质,且成本低廉,方法简便,易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艺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余甘子实生苗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余甘子属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其果鲜食酸甜酥脆而微涩,回味甘甜,故名余甘。余甘子的实生繁殖是余甘子杂交育种的必备环节,具有树体生长健壮,生长速度快,根系较发达,耐逆性强,寿命长等优点。余甘子实生苗常作为嫁接用的砧木,但由于余甘子种子萌发率较低且成活率差等原因,制约余甘子实生苗繁育工作的发展。因此,进一步研发出一种成本低,易操作,能够提高种子萌发率,且保证较高成活率的方法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余甘子实生苗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可以提升余甘子的出芽率及实生苗的成活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余甘子实生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基质的配制:将细沙和田园土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粉末1,然后将粉末1和草炭土按质量比5:1混合,得粉末2;然后按照2g/kg在粉末2中加入5%二嗪磷颗粒剂,混合均匀得培养基质;
2)将处理过的余甘子种子(常规的种子处理方法)于三月上旬至四月上旬播种于培养基质中,表层覆土不超过5mm,放于阳光充沛处,日常浇灌用稀释后的氨基酸水溶剂;
3)移栽:待幼苗完全长出第一条脱落枝时,对幼苗进行移栽;
4)苗期管理:及时遮阳,除草,用稀释后的氨基酸水溶性肥料浇灌植株高度至12-18cm。
步骤2)中日常浇灌具体为:先用稀释后的氨基酸水溶性肥料喷施,保证培养基质湿润;待种子萌芽后,稀释后的氨基酸水溶性肥料改为浇施,保证培养基湿润。
步骤3)中所述的移栽具体为:移栽时,保证苗木根系完好,埋土深度至苗根部以上5mm处,手指压实空隙,用稀释后的氨基酸水溶性肥料浇透。
步骤2)中所述的稀释后的氨基酸水溶性肥料的质量分数为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余甘子实生苗培育方法可以提升余甘子的出芽率及实生苗的成活率,有利于余甘子实生苗预防根部的害虫及根部病害,达到增根壮苗的目的,提高幼苗抗虫、抗病能力,提升余甘子实生苗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与对比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材料来源为:
种子来源:惠安县蓝田益民余甘专业合作社余甘子种子。
5%二嗪磷颗粒剂来源:武汉远成共创科技有限公司。
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来源:山东金标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例1
一种余甘子实生苗的培育方法,具体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47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数据信息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体育教学练习投篮用篮球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