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4741.5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7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吕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玲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93/04;C08K13/04;C08K7/26;C08K3/36;C08K7/14;C08K3/34;C08J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高效 保温隔热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筑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建筑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火山灰20‑25份、硅藻土12‑14份、石英砂5‑7份、离心玻璃纤维7‑9份、植物纤维6‑8份、环氧树脂15‑20份、牡蛎粉8‑10份、固化剂10‑12份、发泡剂4‑6份、阻燃剂4‑6份、渗透剂2‑4份、松香6‑8份、硫酸铝8‑10份、硅酸钠4‑5份和乙酸丁酯28‑30份;该材料保温性能极其优良,防火阻燃性及耐老化性能良好,可广泛用于建筑内外墙保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材料,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材料统称为建筑材料。新型的建筑材料包括的范围很广,有保温材料、隔热材料、高强度材料、会呼吸的材料等都属于新型材料。而保温材料一般是指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2的材料,保温材料具有密度小、柔韧性高、防水等特性,可收集多余热量,随意性好,无空腔,可避免负风压撕裂和脱落,保温材料的发展很快,在工业和建筑中采用良好的保温技术与材料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建筑物隔热保温是节约能源、改善居住环境和使用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能耗在人类整个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一般在30-40%,绝大部分是采暖和空调的能耗,故建筑节能意义重大。
但是,目前建筑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差、防火阻燃性及耐老化性能一般,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发明一种保温性能极其优良,防火阻燃性及耐老化性能良好的,并且具有吸音效果的,可广泛用于建筑内外墙保温的材料很有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性能极其优良,防火阻燃性及耐老化性能良好的,并且具有吸音效果的,可广泛用于建筑内外墙保温的材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火山灰20-25份、硅藻土12-14份、石英砂5-7份、离心玻璃纤维7-9份、植物纤维6-8份、环氧树脂15-20份、牡蛎粉8-10份、固化剂10-12份、发泡剂4-6份、阻燃剂4-6份、渗透剂2-4份、松香6-8份、硫酸铝8-10份、硅酸钠4-5份和乙酸丁酯28-30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建筑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火山灰25份、硅藻土14份、石英砂7份、离心玻璃纤维9份、植物纤维8份、环氧树脂20份、牡蛎粉10份、固化剂12份、发泡剂6份、阻燃剂6份、渗透剂4份、松香8份、硫酸铝10份、硅酸钠5份和乙酸丁酯30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建筑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火山灰20份、硅藻土12份、石英砂5份、离心玻璃纤维7份、植物纤维6份、环氧树脂15份、牡蛎粉8份、固化剂10份、发泡剂4份、阻燃剂4份、渗透剂2份、松香6份、硫酸铝8份、硅酸钠4份和乙酸丁酯28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建筑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火山灰22.5份、硅藻土13份、石英砂6份、离心玻璃纤维8份、植物纤维7份、环氧树脂17.5份、牡蛎粉9份、固化剂11份、发泡剂5份、阻燃剂5份、渗透剂3份、松香7份、硫酸铝9份、硅酸钠4.5份和乙酸丁酯29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阻燃剂为聚磷酸铵、十溴二苯醚、DMMP、磷酸三苯酯和十溴二苯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渗透剂为耐碱渗透剂AEP98。
进一步的,所述的发泡剂为正戊烷、石油醚、三氯氟甲烷、二氯四氟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化剂为脂肪胺、脂环映、聚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建筑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玲,未经吕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47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