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裂缝导流压裂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4200.2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5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春;刘圣战;杨慧;宋景远;王振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油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7 | 分类号: | E21B43/267;C09K8/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缝 压裂 导流压 支撑 油气藏 支撑剂 低粘压裂液 压裂液体系 泵注压力 压裂改造 油田开发 有效导流 不均匀 低摩阻 前置液 渗透率 压裂液 沉降 导流 应用 增产 伤害 施工 制约 改造 | ||
全裂缝导流压裂技术,是一种扩大裂缝导流面积实现裂缝全支撑的压裂改造新技术。在改造油气藏方面,常规压裂技术存在的问题:裂缝支撑不均匀,裂缝有效导流面积不足,渗透率伤害偏高等,这些问题制约油气藏增产效果。全裂缝导流压裂技术解决了常规压裂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用低粘压裂液体系,降低支撑剂在压裂液中的沉降速度,提高了支撑剂的支撑效率,实现裂缝全支撑,同时,使用低摩阻压裂液体系有效降低施工泵注压力,并减少前置液用量。该新型压裂技术提高了压裂效率,增加了油田开发效益。现场应用表明,全裂缝导流压裂技术能够显著改变常规压裂技术的不足之处,降低压裂投入成本,明显提高压裂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裂工艺,一种实现全裂缝导流压裂工艺。
背景技术
水力压裂已成为常规油气藏、煤层气、以及页岩气等各类非常规储层开发的必要手段。由于材料性能限制、工艺设计理念的不足,导致常规压裂综合效益不理想。本发明人经长期观察、研究、分析发现现有工艺的弊端,主要是裂缝有效导流面积不足。现有压裂使用的支撑剂一般为石英砂和陶粒,由于这类支撑剂的视密度一般在2.6g/cm3-3.3g/cm3之间,极易在密度1.012g/cm3的压裂液中沉降。所以,压裂施工中,携带支撑剂的压裂液在进入地层裂缝的过程中,起支撑作用的支撑剂逐渐沉降,在裂缝的上部与端部支撑作用减弱,致使有效支撑裂缝与动态裂缝间的比例偏小,裂缝有效导流面积不足,降低了压裂效果;其次是现有的交联冻胶高粘压裂液体系使用大量增稠剂和多种添加剂,会造成地层的污染,降低渗透率,地层渗透率伤害偏大,影响压裂效果。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需要提供一种压裂过程中支撑剂在压裂液中全悬浮运移的技术方案,实现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压裂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气藏增产的有效手段,解决支撑剂在压裂过程中的沉降问题,实现支撑剂在压裂液体中全悬浮输送,达到水力裂缝全支撑的技术目标,提高压裂效果。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全裂缝导流水力压裂工艺,该工艺包含如下步骤:
(1)配制悬浮与携带支撑剂的压裂液;
(2)将所述压裂液与支撑剂注入地层形成全支撑裂缝。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压裂液的密度为1.01g/cm3-1.35g/cm3和粘度为 5.0mPa·s-50.0mPa·s。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剂的密度为1.01g/cm3-1.45g/cm3。
本发明提供的第三优选技术方案中,其所述所述压裂液与支撑剂间的密度差0.00g/cm3- 0.10g/cm3。
本发明提供的第四优选技术方案中,其所述压裂液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
从聚丙烯酰胺、胍胶、羟丙基胍胶、羧甲基羟丙基胍胶中选出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组成的0.3‰-2.5‰的减阻剂;
1.0%-2.5%的氯化钾;
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甜菜碱型中选出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的0.5‰-1.5‰的助排剂①;
从①季铵盐阳离子盐、②低聚季铵盐阳离子盐、③有机硅烷脂、④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中选出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的0.5‰-1.5‰的粘土稳定剂;
从①丙烯醛、②脂肪胺型季铵盐、③醛类中选出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0.5‰-1.5‰的杀菌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油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油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4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