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热哑光ABS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3704.2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4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佟小倩;周川;罗闯;郑树松;王益波;赵欣麟;李耀波;王岩;魏丽娟;刘万胜;刘维钧;范铁军;张东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华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25/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赵晓宇 |
地址: | 12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热 哑光 耐热ABS树脂 消光剂 制备 经双螺杆挤出机 制备工艺过程 高速混合机 交联聚合物 挤出造粒 连续本体 直接制备 装置制备 聚合物 混合物 抗氧剂 平推流 热性能 润滑剂 相容剂 一步法 预混料 原有的 预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哑光ABS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耐热ABS树脂60~99wt%、消光剂BMAT 1~40wt%、抗氧剂0.1~0.4wt%。所述耐热ABS树脂为采用平推流连续本体装置制备的本体耐热ABS树脂,将上述原材料在高速混合机内预混3~10分钟,然后预混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到耐热哑光ABS树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一步法直接制备出耐热哑光的ABS树脂混合物,制备工艺过程简单,适用于工业生产。消光剂采用SAN交联聚合物,不需要额外润滑剂和相容剂,对材料的机械、热性能影响很小,保持了聚合物原有的各项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热哑光ABS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ABS)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具有高光泽度,耐化学腐蚀、高耐热、易加工、优良尺寸稳定性等综合性能。在电子电器、汽车、家用电器、办公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ABS树脂在很多的电子电器及汽车内饰部件上应用时,往往需要实现有消光效果的表面,如电脑外壳、键盘、鼠标,汽车内饰中的仪表板、遮阳板、导航仪框等。尤其是在汽车内饰领域,为避免阳光照射反射对驾驶员产生视觉干扰以及减轻驾驶员的视觉疲劳,从而达到安全舒适的驾驶目的,一般都进行消光或哑光处理,尽可能地降低内饰件的表面光泽。此外,由于通用ABS树脂的耐热温度较低,0.45MPA的热变形温度一般只有90℃左右,在用于小轿车中央面板、空调出风口、方向盘上下盖以及遮阳板等有耐热(0.45MPA的热变形温度≥100℃)的汽车内饰部件时便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通常,降低ABS制件表面光泽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模具表面皮纹化处理。即通过模具的表面处理,使注塑制件的表面具有凹凸不平的纹理结构,从而有效的降低光泽。二、提高ABS树脂的橡胶粒径。ABS树脂的光泽度主要是由丁二烯橡胶的粒径所决定的,橡胶粒径越大,光泽度越低。乳液聚合ABS树脂的橡胶粒径通常在0.5μm以内,所以其表面光泽度较高,而本体聚合ABS树脂的橡胶粒径通常大于0.6μm,所以其表面光泽度较低。例如美国专利US4677162和US4526926通过使用本体聚合的,含有较大橡胶颗粒的ABS树脂来达到降低ABS材料光泽的目的。三、添加不相容的聚合物或填料。在ABS体系中添加SEBS、腈橡胶(CN 1128776A)、凝胶化的SAN(CN 102108176、US5580924)、三维网格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CN101724129)等不相容的聚合物均会降低ABS的光泽。添加硅酸盐、铝酸盐、二氧化硅等无机填料也会降低树脂表面光泽。四、添加反应性树脂。如添加PS-g-GMA、SAN-g-GMA等具有反应活性的树脂,通过其中的环氧基团与体系中的羟基、羧基等活性基团发生交联反应从而达到消光的目的。专利CN 101851430、CN101787192、US4596851、US4742104公开了在PC及其合金中添加含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官能团的树脂能够降低其光泽度。专利US6395828公开了一种通过环氧官能团和氨基官能团反应交联而降低ASA树脂光泽度的方法。CN104403061A公布了一种用过氧化物作为引发剂,在ABS树脂挤出造粒过程中完成交联剂和ABS分子链间发生大分子自由基交联反应,实现了一步法直接制备具有哑光效果的ABS树脂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华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方华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37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