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城公共自行车租赁方法及其租赁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3050.3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0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彭武飞;吴欣漪;丁湘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斯迈尔特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7/00 | 分类号: | G07F17/00;G07C9/00;G06Q30/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共自行车 用户终端 租赁管理系统 无线通信模块 服务器终端 自行车租赁 控制模块 无线基站 应用程序 站点控制 自行车锁 租借管理 租赁 紧装置 锁柱 租车 发送 自行车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城公共自行车租赁方法及其租赁管理系统,包括利用用户终端租借具有自行车锁紧装置和无线通信模块的公共自行车,所述公共自行车的租借包括所述用户终端启动设置于用户终端且用于租借公共自行车的应用程序,所述公共自行车根据从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租借同意信息,还包括租车APP、无线基站、服务器终端、站点控制模块和多个锁柱控制模块,本发明能够更加简便地进行对自行车的租借管理以及归还管理,从而实现自行车租赁的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租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城公共自行车租赁方法及其租赁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许多大城市,实施了众多被称为“城市单车(city bike)”的系统,以便提供一种替代诸如公交车、地铁之类的交通方式。
这些已知的系统通常由多个自行车存放站构成,每个自行车存放站配有多辆自行车。例如,此类系统已在哥本哈根和丹麦实施,其中,用户向自行车存放站的指定投币机里付一定数量的钱币就可以获取一辆自行车。之后当用户将其自行车退还到相同存放站或多个存放站中的另一个存放站时,他可以在将自行车锁到存放站时取回他的钱币。所以该系统是免费使用的。包括自行车在内,该系统的保养和维修费用由赞助商和公共基金负担。另一种类似的系统,例如,根据美国专利5841351所公开的系统,该系统与哥本哈根城市单车系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根据美国专利5841351可知的系统是一种营利系统。其中,用户必须付费才能租用自行车。该系统的每位用户都配有一张分配给他的智能卡,他必须用此智能卡打开锁在存放站的自行车,从而使用该自行车。每个存放站都连接一台电脑,当用户租用以及归还自行车(至任一个存放站)时,该电脑进行自行车和用户标识检查。上述系统的缺点是若用户想租用自行车就得取决于牢记其智能卡。此外,如果哪天用户没有计划租用自行车,那么他可能没有随身带智能卡,这样若不是另买一张智能卡,他便不能租用属于此系统的自行车。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多城公共自行车租赁方法及其租赁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城公共自行车租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用户终端租借具有自行车锁紧装置和无线通信模块的公共自行车,所述自行车锁紧装置与自行车固定架的对接部连接,以锁紧自行车,以及利用所述用户终端归还所租借的公共自行车,所述公共自行车的租借包括所述用户终端启动设置于用户终端且用于租借公共自行车的应用程序,利用所述应用程序对以暴露状态设置于所述公共自行车的二维条码进行扫描,使所述公共自行车与所述用户终端建立无线通信链接,向所述公共自行车发送请求来获得所述公共自行车的识别信息,生成包括所述获得的公共自行车识别信息在内的租借同意请求信息并发送至自行车管理服务器,接收从所述自行车管理服务器发送的租借同意信息以作为相应于所述租借同意请求信息的响应,向所述公共自行车发送所述接收的租借同意信息,所述公共自行车根据从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租借同意信息,解除所述自行车锁紧装置的锁紧,使得所述对接部与所述自行车锁紧装置分离,从而使所述公共自行车与所述自行车固定架分离。
进一步而言,所述公共自行车的归还包括当通过对接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对接部与所述自行车锁紧装置连接时,将表示所述对接部已与所述自行车锁紧装置连接的自行车连接信息发送至已建立与所述公共自行车的无线通信链接的所述用户终端,所述对接检测部检测所述对接部是否与所述自行车锁紧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斯迈尔特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斯迈尔特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30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