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短期测定土壤钾素淋溶量的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2207.0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1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尚海丽;黄显武;何滔;罗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014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短期 测定 土壤 钾素淋溶量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间接的土壤淋溶液中钾素含量短期测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的土壤淋溶液中钾素含量短期测定的方法采用如下线性回归方程计算淋溶液中钾素含量:淋溶液中钾素含量=钾素淋溶量计算值*A+B;其中:A为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B为拟合直线方程的截距;钾素淋溶量计算值=土壤速效钾总减少量-土壤缓效钾总增量,土壤速效钾总减少量=(初始速效钾-收获后上层土壤速效钾-玉米钾素积累量/上层土质量)+(初始速效钾-收获后下层土壤速效钾);土壤缓效钾总增量=(收获后上层土壤缓效钾-初始缓效钾)+(收获后下层土壤缓效钾-初始缓效钾);
其中,所述线性回归方程通过如下实验过程拟合得到:
(1)选择直径15 cm*柱高50 cm无盖透明有机玻璃管作为装盛土壤器皿,该器皿底部用直径2cm开孔器均匀设置5个孔,作为土壤淋溶液的流出路径;侧壁从下至上10cm、30cm高处分别均匀设置4个孔,该8个孔用橡皮塞密封,作为试验过程中的取样孔;器皿底部用三角架支撑,三脚架高15cm,并在器皿底部下方放置无盖透明有机玻璃收集槽,尺寸规格为槽高10cm*15cm*20cm,收集土壤淋溶液;
(2)在有机玻璃管底部铺设2层网孔直径30
(3)玉米种子用体积浓度10%的H2O2浸泡 10 min 消毒,去离子水清洗至干净,每个土柱播种玉米 3 株,待出苗4天后间苗至 1 株;每个土柱中添加KCl溶液作为钾肥,使土柱速效钾含量分别达到60、90、100、130、170和200mg/kg,KCl溶液随去离子水浇水进入土柱;
(4)培养期间和培养期结束,分别采集土柱0-20cm、20-40cm土壤样品,阴干过筛待测,采集玉米全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105℃烘箱杀青30min后,放置70℃烘箱直至烘干,并称重,研磨过筛待测;培养期间,将收集槽中土壤淋溶液全部采集,测定淋溶液中钾含量;测试指标:玉米钾素积累量,土壤速效钾Ka、缓效钾Kb;培养期间,将收集槽中土壤淋溶液全部采集,测量液体体积V,并测定淋溶液中钾浓度Kd;
(5)计算土壤钾素淋溶量:钾素淋溶量计算值=土壤速效钾总减少量-土壤缓效钾总增量,其中,土壤速效钾总减少量=(初始速效钾-收获后上层土壤速效钾-玉米钾素积累量/上层土质量)+(初始速效钾-收获后下层土壤速效钾),土壤缓效钾总增量=(收获后上层土壤缓效钾-初始缓效钾)+(收获后下层土壤缓效钾-初始缓效钾);
拟合上述实验所得数据,可得到收集槽淋溶液中钾素含量与钾素淋溶量计算值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线性回归方程为:钾素淋溶量计算值*A+B=淋溶液中钾素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未经内蒙古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22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