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形印章文字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1686.4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4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翼博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34 | 分类号: | G06K9/34;G06K9/46 |
代理公司: | 成都知都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06 | 代理人: | 陈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印章 文字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形印章文字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待识别的圆形印章的RGB图像,自动定位所述圆形印章的位置;对所述圆形印章的RGB图像降采样,得到降采样之后的RGB图像;根据所述降采样之后的RGB图像,细定位所述圆形印章的圆心及半径;剔除所述圆形印章的辅助区域及数字区域;对所述圆形印章的文字进行分割;对所述圆形印章的文字进行识别。利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准确提取待识别圆形印章的提边缘信息,而且识别速度快,提取文字信息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文字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形印章文字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印章是印和章的合称。它代表的是信物。在古代帝王所用的印章称为“玺”,官吏使用的称为“印”,而私人使用的印章则称为“私印”。现代社会里,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用的印章都称为“印”。涉外单位和“三资”企业也一样。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印章是权力的象征和职能的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印章使用越来越频繁,如何识别印章上的文字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前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并应用在各个领域,OCR已经逐步进入了人们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应用领域。一般银行的客户存单一般都是进行图像存档,以前的存档方法是通过微拍的方式,非常耗时、耗力。现在通过OCR技术,就可以在通过扫描仪对存单进行扫描,通过OCR技术对存单的关键字段进行识别,然后进行索引、存入光盘,极大地方便了查找,极大地降低了人们的工作量。我们不难发现,只要涉及表格、文字方面的信息处理,OCR就会很好的发挥优势。这里存在的问题是,目前全国的业务系统OCR只能识别正规的印刷体,而没有一个专门能进行公司印章名称的方法,这样就需要用户手动输入印章上的公司名称,没有完全实现自动化,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另外现有的OCR印章识别方法需要用户手动裁剪盖章位置,而且技术一般用Hough变换检测圆形印章,然而Hough变换的好坏是跟图像的质量息息相关的,如果图像质量差,那么提取的圆形印章边缘信息不准,会有误差;另外一个原因是引用Hough变换会使得OCR识别速度很慢,客户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出现识别结果,不能达到实时性;另外一个问题是提取到的Hough变换没有进行拟合补偿,这就会造成印章文字提取不准,从而导致最后的识别率差。所以现有技术中急需一种提取边缘信息准确、识别速度快的、提取文字信息准确的圆形印章文字识别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急需一种提取边缘信息准确、识别速度快的、提取文字信息准确的圆形印章文字识别方法的问题,提供一种圆形印章文字识别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圆形印章文字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待识别的圆形印章的RGB图像,自动定位所述圆形印章的位置;S2:对所述圆形印章的RGB图像降采样,得到降采样之后的RGB图像;S3:根据所述降采样之后的RGB图像,细定位所述圆形印章的圆心及半径;S4:剔除所述圆形印章的辅助区域及数字区域;S5:对所述圆形印章的文字进行分割;S6:对所述圆形印章的文字进行识别。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包括如下步骤:S11:获取待识别的圆形印章的RGB图像,膨胀所述RGB图像,使得所述圆形印章的红色区域成为连通域;S12:将膨胀后的RGB图像转换到LAB空间,提取所述LAB空间的A值,所述A值的取值范围是[0,255],所述A值减掉一个经验值得到所述圆形印章去除背景的印迹灰度图像所述经验值是大于0的任意整数;S13:将所述印迹灰度图像二值化,将所述印迹灰度图像中像素点的灰度值大于等于所述经验值的设置为a,小于经验值的设置为b,其中a、b的取值范围均为0-255,且a不等于b,得到二值化图像;S14:用区域提取的方法提取所述二值化图像的连通域位置,选择最大面积的连通域做为最终的印章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翼博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信翼博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16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