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厨房的智能调味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1305.2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2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丁元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鹏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7/01 | 分类号: | A47J47/01 |
代理公司: | 成都路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李凌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厨房 智能 调味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精准出料功能的调味机,包括底座,转动盘、调味桶、固定台、抽吸头、混合桶,底座内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主轴与转动轴连接,转动轴的上端与转动盘连接,转动盘的外环周上设有用于放液体调味料的调味桶,转动盘的上方设有固定台,固定台的下端安装有抽吸头,抽吸头通过连接管与混合桶连接,混合桶的底部设有搅拌装置,连接管还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二电机的主轴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与抽吸头、连接,从而驱动抽吸头到任意的一个调味桶内抽取液体调味料。本技术方案第一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转动盘的转动,转动盘的转动带动调味桶的转动,在固定台上设置的抽吸头,可抽吸液体调味料,而无需人工按经验进行抽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调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厨房的智能调味机。
背景技术
调味机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滚筒式、螺旋式粉附机、酱附机和油附机这些都存在一个问题调味不匀及味附率不稳定情况,在当前食品加工行业中,调味一般都是采取人工的或半自动方式,人工称重、加料、加油或糖浆和加调味粉,要完成生产任务,需要人工数人,并且工人是需要手动往里面添加调料,因此很容易造成所加的调料过多或过少,造成调味不均匀,因此会影响食品的口感。
基于此,研究开发了一种应用于厨房的智能调味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厨房的智能调味机,通过设置第一电机驱动转动盘的旋转,从而带动其上设置的调味桶位置的改变,然后操作第二电机驱动抽吸头到对应位置的调味桶中抽吸对应量的液体调味料,从而达到精准抽取每种调味料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应用于厨房的智能调味机,包括底座、第一电机、转动轴,转动盘、调味桶、固定台、抽吸头、混合桶,底座内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主轴与转动轴连接,转动轴的上端与转动盘连接,转动盘的外环周上设有用于放液体调味料的调味桶,转动盘的上方设有固定台,固定台的下端安装有抽吸头,抽吸头通过连接管与混合桶连接,混合桶的底部设有搅拌装置,连接管还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二电机的主轴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与抽吸头、连接,从而驱动抽吸头到任意的一个调味桶内抽取液体调味料。
优选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混合桶底部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搅拌片,搅拌片为叶片式结构。
优选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搅拌轴与第三电机连接,第三电机驱动搅拌轴旋转。
优选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抽吸头的抽吸端设有滤膜,滤膜为蜂窝状结构。
优选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调味桶的个数为多个,用于存储液体调味料。
优选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抽吸头所在的连接管上设有电磁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电机、转动盘、转动轴,第一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转动盘的转动,转动盘的转动带动其上设置的内装有液体调味料的调味桶的转动,在固定台上设置的抽吸头,可从对应位置上抽吸液体调味料,而无需人工按经验进行抽吸。
(2)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主轴驱动抽吸头转动,可旋转抽吸头到对应抽料桶位置内的液体调味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滤膜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定台,2—底座,3—第一电机,4—转动轴,5—转动盘,6—调味桶,7—抽吸头,8—第二电机,9—连接管,10—喷管出口端,11—混合桶,71—滤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鹏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巨鹏成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13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