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车辆间同步数据通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0312.0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8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汪梅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育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4 | 分类号: | H04W4/44;H04W4/46;H04W4/8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自动 驾驶 汽车 车辆 同步 数据通讯 方法 | ||
1.一种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车辆间同步数据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驾驶汽车行进间各车间同步数据通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硬件配备,首先自动驾驶汽车的行车控制系统中增设无线数据通讯装置和数据编码处理系统,并使数据编码处理系统分别与无线数据通讯装置和行车电脑电路电气连接,然后为数据编码处理系统中录入当前车辆基本识别信息和通讯协议,并通过通讯协议为当前车辆分配通讯寻址地址和通讯寻址地址编码程序;
第二步,数据通讯组网,完成第一步作业后,首先由各车辆中的数据编码处理系统驱动无线数据通讯装置运行,使无线数据通讯装置处于信号接收和数据发送双工模式运行,然后由需要建立数据通讯车辆的数据编码处理系统驱动无线数据通讯装置运行,向以该车为圆心向周围360°范围内发送数据通讯请求信息,然后由通讯范围内接收到数通讯请求信息的车辆由无线数据通讯装置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讯请求信息发送到数据编码处理系统中,由数据编码处理系统对数据通讯请求信息进行辨识,完成对需要建立数据通讯车辆身份信息进行识别,并向需要建立数据通讯车辆反馈数据接收车辆身份信息由需要建立数据通讯车辆进行识别,并在完成识别后即可完成数据通讯组网作业;
第三步,数据传输,完成第二步后,首先由需要建立数据通讯车辆向各完成识别的数据接收车辆发送数据通讯编码协议并分配相互独立的数据通讯寻址地址,然后由各数据接收车辆通过数据编码处理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数据通讯编码协议和数据通讯寻址地址对无线数据通讯装置的运行参数进行设定,并在完成设定后,向由需要建立数据通讯车辆反馈确认信号,最后由需要建立数据通讯车辆向各完成反馈确认的车辆进行通讯数据请求,然后由相应车辆进行数据反馈,从而实现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一种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车辆间同步数据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步中无线数据通讯装置包括数据处理模块、编码译码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信号放大滤波模块及数据通讯总线模块,其中所述的数据通讯总线模块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编码译码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信号放大滤波模块和行车电脑电路电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一种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车辆间同步数据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步中的无线数据通讯模块基于WIFI无线通讯系统、Zigbee无线通讯系统、3G/4G无线数据通讯系统、DSRC无线通讯系统级及RFID射频通讯系统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共同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一种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车辆间同步数据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步中的当前车辆基本识别信息车辆发动机号、车架号、行车证号、车牌照、车主身份证号、无线数据通讯装置硬件和数据编码处理系统的软件识别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一种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车辆间同步数据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步中,数据通讯请求信息中包括数据检索信息及当前车辆基本识别信息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一种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车辆间同步数据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步中数据发送距离发送车辆距离为50—200米,且数据发送时间间隔为3—10秒,并在接收到反馈数据后数据发送时间间隔不大于1秒。
7.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一种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车辆间同步数据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步和第三步中的通讯寻址地址为8进制或16进制数据,且通讯寻址地址包括起始数据段、地址识别数据段及结束数据段三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一种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车辆间同步数据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步中,各参与数据通讯车辆的数据编码处理系统中均建立临时通讯地址列表,且通讯地址列表包括各参与数据通讯车辆的通讯寻址地址,同时以各通讯寻址地址为目录在数据编码处理系统中建立与各参与数据通讯车辆的通讯数据保存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育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育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03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