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矿浆脱泥设备及脱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9972.7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4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同惠;钱建昆;刘宇;魏晓四;高爽;范佩康;陈永斌;范树平;崔程;许平新;王志武;秦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昆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26 | 分类号: | B04C5/26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蒋文睿 |
地址: | 650236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矿浆 设备 方法 | ||
1.一种高效矿浆脱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将含有80-300目中小颗粒矿物的矿浆经矿浆输送总管、分管、进矿管切向送入第一级清洗脱泥桶的内桶中;
2)步骤1)的矿浆在第一级清洗脱泥桶的内桶与封闭锥体之间形成旋流,使旋流中的大部分矿粒撞上内桶内壁及封闭锥体外壁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内桶内壁及封闭锥体外壁下沉到外桶锥底;余下的少量细颗粒矿与泥水向上溢出至外桶中,并在外桶中因流速骤降而使细颗粒矿继续下沉进入锥底;泥水继续溢出外桶至第一级清洗脱泥桶的溢流槽中;
3)步骤2)的外桶锥底的矿物经矿浆出口进入第二级清洗脱泥桶的内桶中,在该内桶与封闭锥体之间形成旋流,使旋流中的大部分矿粒撞上内桶内壁及封闭锥体外壁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内桶内壁及封闭锥体外壁下沉到外桶锥底,经管道送下一个工序;泥水继续溢出外桶至第二级清洗脱泥桶的溢流槽中;
4)步骤2)的第一级清洗脱泥桶的溢流槽的泥水经槽底的泥水出口、管道隔级经矿浆入口、进矿管送入第三级清洗脱泥桶的内桶中,在内桶与封闭锥体之间形成旋流,使旋流中的细小矿粒撞上内桶内壁及封闭锥体外壁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内桶内壁及封闭锥体外壁下沉到外桶锥底,再经矿浆出口进入第四级清洗脱泥桶的内桶中,完成相同撞壁、沉降后,经矿浆出口、管道送下一个工序;泥水继续溢出外桶至第三、第四级清洗脱泥桶的溢流槽中,经管道排入沉降池中进行沉降;
5)步骤3)的第二级清洗脱泥桶的溢流槽中的泥水经槽底的泥水出口、管道隔级经矿浆入口、进矿管送入第四级清洗脱泥桶的内桶中,在内桶与封闭锥体之间形成旋流,使旋流中的细小矿粒撞上内桶内壁及封闭锥体外壁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内桶内壁及封闭锥体外壁下沉到外桶锥底,经矿浆出口、管道送下一个工序;泥水继续溢出外桶至第四级清洗脱泥桶的溢流槽中,经管道排入沉降池中进行沉降;
6)步骤5)沉降后的上部水通过管道分别经各个补水管、补水清洗口返回到各级清洗脱泥桶中参与洗泥,提高矿物回收率,降低耗水量,不排放泥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矿浆脱泥方法的脱泥设备,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上的多级清洗脱泥桶,每一级清洗脱泥桶均包括底部带锥底、顶部外围带溢流槽的外桶,外桶中设有内桶,该内桶的底部通过间隔设置的支脚与外桶锥底连通,内、外桶上均设有矿浆入口,外桶锥底设有矿浆出口,溢流槽槽底设有泥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每一级清洗脱泥桶的内桶中均设有上小、下大的封闭锥体,封闭锥体底部通过间隔设置的支块与外桶锥底连通,内、外桶上的矿浆入口置入进矿管,该进矿管的内端穿过外桶壁、内桶壁切向伸至内桶中;
所述内桶顶端高于外桶及溢流槽顶端5-20cm;
所述封闭锥体的顶端低于内桶顶端5-20cm;
所述矿浆入口至少对称设置二个,每一个矿浆入口均置入进矿管,且矿浆入口及进矿管均设于内、外桶中上部,并在外桶下部设置至少一个补水清洗口,补水清洗口与补水管相连;
上一级清洗脱泥桶的矿浆出口与下一级清洗脱泥桶的矿浆入口相连;
上一级清洗脱泥桶的泥水出口隔级与下级清洗脱泥桶矿浆入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昆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昆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99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采血管血液离心分层仪
- 下一篇:一种内置螺旋杆式脉动旋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