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蜗杆M值和齿面跳动全自动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9704.5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0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申巍;伍龙云;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易力达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G01B1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冯振宁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洲***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蜗杆 跳动 全自动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蜗杆M值和齿面跳动全自动检测系统,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传送模块、托举模块和测量模块,计算机控制系统为传送模块、托举模块和测量模块提供工作指令,传送模块具有传送输入端和传送输出端,蜗杆在传送输入端被传送至托举模块,托举模块对可对传送来的蜗杆进行精确托举,使得蜗杆在测量模块中精确装夹,测量模块可对蜗杆M值和齿面跳动进行精确检测,托举模块实时将检测完的蜗杆托举复位至传送模块,传送模块将检测完的蜗杆输送至传送输出端。本发明的全自动检测系统集合计算机控制系统多点控制,综合精密检验、传感、电动气动驱动、控制测量软件等多项先进技术,实现蜗杆的自动上料‑M值检测‑下料的循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蜗杆M值和齿面跳动全自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蜗杆M值检测依赖于人工检验(M值为跨棒距值),由人工用公法线千分尺或千分尺搭配量棒进行测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量棒因无法固定在蜗杆齿槽中,因此在千分尺测量的过程中,需要兼顾量棒的放置稳定和千分尺的测量位置准确两个重要问题,操作复杂,当然也有通过在量棒上涂少量黄油来达到使其贴合在蜗杆齿槽中的做法,但这样一来相当于在蜗杆齿槽中引入了杂质,将或多或少影响M值测量准确性。
再者,人工通过量棒和千分尺测量M值测量的是一个点值,无法判断蜗杆的整个螺旋齿槽面的曲线是否一致,同时,由于人工测量依赖于各操作者的测量手法,每个操作者的操作和测量手法不同,将造成人工测量误差较大的风险,且人工测量速度慢、测量重复性不高,无法整体评判蜗杆的M值和齿面跳动,易埋下质量隐患。
此外现有技术中尚未有将蜗杆M值自动检测作为一条流水线的思路出现,即形成一套完整的蜗杆M值自动检测系统,实现蜗杆自动上料、检测到下料的全自动管理在国内尚属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上下料流程连贯、检测精度高、可实现蜗杆检测结果跟踪的蜗杆M值和齿面跳动全自动检测系统。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蜗杆M值和齿面跳动全自动检测系统,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传送模块、托举模块和测量模块,计算机控制系统为传送模块、托举模块和测量模块提供工作指令,传送模块具有传送输入端和传送输出端,蜗杆在传送输入端被传送至托举模块,托举模块对可对传送来的蜗杆进行精确托举,使得蜗杆在测量模块中精确装夹,测量模块可对蜗杆M值和齿面跳动进行精确检测,托举模块实时将检测完的蜗杆托举复位至传送模块,传送模块将检测完的蜗杆输送至传送输出端。
进一步地,测量模块后还设有对蜗杆进行打标的激光打标模块,激光打标模块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电连接。
更进一步地,激光打标模块后还设有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电连接的分组装箱模块,所述分组装箱模块可根据测得的蜗杆M值进行分组装箱。
再进一步地,传送模块和托举模块之间设有粗定位模块,粗定位模块用于对蜗杆进行轴向对齐定位,粗定位模块斜上方设有气吹装置,所述气吹装置中通有压缩空气用于去除蜗杆齿槽表面杂物。
进一步地,测量模块和激光打标模块之间设有二次粗定位模块,二次粗定位模块用于对检测完毕的蜗杆再次进行轴向对齐定位。
优选地,测量模块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装夹蜗杆的装夹单元和用于测量蜗杆M值和齿面跳动的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包括接触部、测量部、移动底座和测量控制部,接触部与测量部连接,测量部设于移动底座上,测量控制部与移动底座连接,测量控制部可控制测量部和接触部作沿与蜗杆装夹轴线平行的方向及蜗杆径向方向移动,使接触部与蜗杆齿面接触进行测量。
具体地,所述测量部包括固定连接的主测量簧片和测量调整簧片,接触部固定在测量调整簧片上,主测量簧片包括可在测量控制部带动下带动测量调整簧片和接触部作沿蜗杆径向方向移动的连杆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易力达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易力达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97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