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雨水管道排水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19538.9 | 申请日: | 2017-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0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 发明(设计)人: | 厉胜涛;龚海平;刘敏;杨越嶂;苏海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视野环境艺术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3/02 | 分类号: | E03F3/02;E03F5/04;E03F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郑博文 |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雨水 管道 排水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雨水管道排水系统,包括多个收集雨水的雨水井、用于排污的污水井,所述雨水井一侧还增设有连通雨水井并能够用于缓存雨水的缓存井,所述缓存井另一侧与所述污水井通过通水管连通;所述缓存井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通水管轴向限位并插接于所述缓存井内壁上的阻隔板、与所述阻隔板连接并能够随着在所述缓存井内的雨水水位升降而升降的拉动件。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拉动件与阻隔板的设置能够对超量的雨水引流到污水井内,通过污水井加速雨水的排放,避免路面洪涝灾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排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市雨水管道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的雨水排水管网和污水排水管网都是独立设置的,雨水管网内雨水会直接排放到自然水源,污水排水管网中的生活污水需排放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到自然水源中,在遇到雨水天气时,雨水排水管网的排水压力增大,在我国城市中,经常会遇到雨水排放不及,造成“水漫金山”的景象,给交通和安全带来不便。
公告号为CN205134485U的中国专利《一种城市雨水污水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排水管、污水排水管、连通管、阀门,其中雨水排水管和污水排水管通过连通管连通,在连通管上设有阀门。通过人为的启闭阀门,进而实现雨水导流到污水排水管内进行排放。
由于城市排水系统中雨水排水管数量较多,同时分布的区域地点不同,因而当需要多根连通管和阀门进行与污水排水管相互连通时,需要多次人为的在各个地点进行开启以及后期的关闭,导致该方案的操作时间长,人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雨水管道排水系统,具有能够自动连通或关闭雨水排水管与污水排水管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城市雨水管道排水系统,包括多个收集雨水的雨水井、用于排污的污水井,所述雨水井一侧还增设有连通雨水井并能够用于缓存雨水的缓存井,所述缓存井另一侧与所述污水井通过通水管连通;所述缓存井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通水管轴向限位并插接于所述缓存井内壁上的阻隔板、与所述阻隔板连接并能够随着在所述缓存井内的雨水水位升降而升降的拉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每个雨水井一侧增设有一个缓存井,当暴雨导致雨水过多而将雨水井填满时,超量的雨水能够进入到缓存井内,起到增到雨水井的雨水容量的作用。当填满缓存井时,由于缓存井内的水位上升,带动拉动件位置上升,进而带动阻隔板从缓存井内壁上升,此时缓存井与污水井之间的通水管被开启,使得缓存井与污水井相互连通,可以将超量的雨水排放到污水井,通过污水井将雨水进行排放,避免灾害的发生。当雨水被排放一定程度后水位下降,此时由于阻隔板自身的重力能够自动复位。另一方面当污水井内的污水超量时,由于阻隔板的单向阻隔作用,污水产生的水压也不会将阻隔板开启,从而确保污水井不会进入到缓存井内,避免污水将雨水污染。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动件包括浮力大于重力的漂浮件以及连接所述漂浮件与所述阻隔板上端的连接软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缓存井内的水位上升时,雨水对漂浮件产生的浮力能够将漂浮件上浮,进而漂浮件通过连接软绳通过阻隔板开启通水管;水位下降,漂浮件随之下降,阻隔板由于重力自动下落复位。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存井内壁在所述通水管上端设置有用于定位且供所述连接软绳穿设、同时能够限定所述阻隔板上升距离的导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板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对连接软绳的移动方向进行定位,将导向板下端的连接软绳竖直定位,实现与阻隔板竖直拉动,减少阻隔板侧面产生的摩擦力;另一方面限定了阻隔板上升的最大距离,避免拉动件阻隔板过度拉动而将阻隔板与缓存井内壁分离。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存井侧壁上还设置有供所述阻隔板插接且截面呈L型的定位框;所述定位框朝向阻隔板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与阻隔板抵接的点状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视野环境艺术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视野环境艺术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95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