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非整圆轴件的内凹圆弧面的半径的量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318809.9 | 申请日: | 2017-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2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坤河;刘琴;李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08 | 分类号: | G01B5/08;G01B5/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徐永谦 |
| 地址: | 40007***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非整圆轴件 圆弧 半径 量具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测量比较准确的测量非整圆轴件的内凹圆弧面的半径的量具,量板的通、止端圆弧测量面分别到定位孔的中心的距离等于非整圆轴件的内凹圆弧面的半径的允许最小值和最大值;角座通过其角座连接部连接于底板的上表面的左侧并与每个支座的支座连接部间距相对,其角座体的顶部的第一定位面与支座的支座体上的心轴的中心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非整圆轴件的纵向预设距离的允许最小值减去上下预设距离的值,其角座定位部的右端的第二定位面与支座的支座体上的心轴的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的值等于非整圆轴件的水平预设距离的允许最小值加上非整圆轴件的圆柱本体的预设直径的一半,角座体朝向支座的一侧设有供量板的量板本体旋转通过的缺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整圆轴件的量规,具体涉及一种测量非整圆轴件的内凹圆弧面的半径的量具。
背景技术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特殊机械中有一种非整圆轴件6。该非整圆轴件6包括包含预设直径D0的圆柱本体6-1,由圆柱本体6-1的接近中部的底部削平形成的底平面A,以及由该底平面A与圆柱本体6-1的上下中心线的交点向上延伸并与圆柱本体6-1的外周相交的具有半径R且其圆心O位于非整圆轴件6之外的内凹圆弧面B。其中,底平面A与从左至右且从前至后通过圆柱本体6-1的中心的中心剖切平面K的平行距离为上下预设距离L0,内凹圆弧面B的圆心O与该中心剖切平面K的平行距离为纵向预设距离L1,而内凹圆弧面B的圆心O与非整圆轴件6的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为水平预设距离L2。上述纵向预设距离L1和水平预设距离L2是否在规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或者等于规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间接地确定了内凹圆弧面B的半径R是否在规定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或者等于规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由图1和图2可见,该非整圆轴件6上的内凹圆弧面B的圆心O不仅位于非整圆轴件6之外,是一个空间点,且该内凹圆弧面B的弧面较短,其半径R远远大于非整圆轴件6的圆柱本体6-1的半径。因而,通常采用三坐标测仪器测量内凹圆弧面B的半径R的值是否合格,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是;由于内凹圆弧面B的圆心O不仅位于非整圆轴件6之外,是一个空间点,导致测量的准确性较差、速度较慢,不能在加工现场进行测量,测量效率较低且不够方便。同时,三坐标测仪器购置昂贵、使用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量比较准确、效率较高且成本较低的测量非整圆轴件的内凹圆弧面的半径的量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测量非整圆轴件的内凹圆弧面的半径的量具,其特征是:包括底板、支座、量板、角座和芯轴;
所述支座有两个,每个支座包括支座连接部和由该支座连接部垂直向上延伸的支座体;
所述量板包括量板本体和设于该量板本体的一端的定位孔,以及由上至下设于该量板本体的另一端的通端测量部和止端测量部,所述通端测量部和止端测量部的外端分别为与非整圆轴件的内凹圆弧面相对应且均为外圆弧面的通端圆弧测量面和止端圆弧测量面,所述通端圆弧测量面到定位孔的中心的距离等于非整圆轴件的内凹圆弧面的半径的允许最小值,所述止端圆弧测量面到定位孔的中心的距离等于非整圆轴件的的内凹圆弧面的半径的允许最大值;
所述角座包括角座连接部和由该角座连接部的右端中部向上延伸的其前后宽度与非整圆轴件的长度相对应的角座体,以及由角座体的顶部的左角向上延伸的角座定位部,所述角座体的顶端面为宽度大于非整圆轴件的圆柱本体的预设直径且前后长度微小于非整圆轴件的底平面的前后长度的第一定位面,角座定位部的右端面为高度大于非整圆轴件的上下预设距离的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相互垂直;
所述芯轴的长度大于非整圆轴件的圆柱本体上的底平面的前后长度,其外径微小于量板的量板本体上的定位孔的孔径;
所述两个支座前后间距相互平行,分别通过其支座连接部连接于底板的上表面的右侧;
所述量板的量板本体通过其定位孔微间隙可转动地套装于芯轴上,所述芯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座的支座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88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