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信号车载设备故障应急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8554.6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3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郝青生;郜春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3/00 | 分类号: | B61L23/00;B61L23/14;B61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轨道交通 全自动 运行 信号 车载 设备 故障 应急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信号车载设备故障应急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实时对控制端车载列车自动运行系统ATO和控制端车载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TP进行运行状态监控;若所述控制端车载ATO发生故障,且所述控制端车载ATP运行正常,则由所述控制端车载ATP发出所述匀速控车信号和向前运行信号,以使所述列车以匀速模式运行至下一站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当车载ATO发生故障,控制端车载ATP运行正常时,有控制端车载ATP发车匀速控车信号和向前运行信号,从而控制列车运行至下一站台,然后由人工驾驶,从而降低故障救援难度,同时减小了对运营秩序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信号车载设备故障应急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2016年末,全国轨道交通运营城市29个,运营里程4069公里。国际公共交通协会(UITP)估计,到2020年国际上75%新线将采用FAO技术,40%的既有线改造时将采用FAO技术。预计2025年全球2300公里的全自动运行线路,其中75%的新增FAO线路将在中国建设。
我国也在北京机场线、上海地铁10号线引进了国外全自动运行系统,北京燕房线采用全国产全自动运行系统,目前正在进行调试,预计2017年底开通。目前国内轨道交通新一轮建设中,北京3号线、12号线、17号线、19号线及新机场线,上海14号线、15号线、17号线已确定采用全自动运行技术;国内主要城市,如武汉、深圳、广州、南京、南宁、哈尔滨、杭州等已开展相关研究及设计。
全自动运行系统列车准时从休眠中自动唤醒,完成自检后自动出库,按照时刻表正线运营,完成站间行驶、到站精准停车、自动开闭车门、自动发车离站等一系列运营工作,最终自动回库、自动洗车、自动休眠。
全自动运行系统是形象地衡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功能和性能先进水平的标尺,可进一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及安全性;提升运营/系统应急处置水平;提升系统自动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及误操作引起的安全问题。全自动运行系统尤其是GOA4级下,更注重设备故障下的系统继续维持运行的能力,因此设备系统故障下的应急处理变得更为重要。
信号系统车载设备由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TO(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列车自动运行系统)等设备组成。车载ATP系统负责列车安全运行,保证列车追踪间隔,实现超速及闯红灯防护。车载ATO系统是控制列车自动运行的设备,在ATP系统的保护下,根据ATS的指令实现列车运行的自动驾驶、速度的自动调整、列车车门控制。
全自动运行系统尤其是UTO下,列车上无司机或乘务员值守,车载ATP/ATO系统及车辆相关接口设备必须正常工作,列车以全自动模式运行。信号车载设备或车辆接口设备一旦故障,列车施加紧急制动停车,需要司机上车人工驾驶列车,如果列车停在两站之间,则会增加故障救援难度,严重影响运营秩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信号车载设备故障应急处理方法,包括:
实时对控制端车载列车自动运行系统ATO和控制端车载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TP进行运行状态监控;
若所述控制端车载ATO发生故障,且所述控制端车载ATP运行正常,则由所述控制端车载ATP发出所述匀速控车信号和向前运行信号,以使所述列车以匀速模式运行至下一站台。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列车以全自动运行模式运行过程中,若所述控制端车载ATO和所述控制端车载ATP均发生故障,则列车施加紧急制动;
将控制权从所述控制端车载ATP切换至等待端车载ATP,由所述等待端车载ATP与地面ATP建立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85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