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漏电保护断路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17851.9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3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慎虎;葛伟骏;潘东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73/18;H01H7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保护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漏电保护断路器。
背景技术
漏电保护断路器广泛使用在工业、商业、民用住宅等领域,当线路出现漏电、过载、短路时,漏电保护断路器能在规定的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切断故障电源、保护人身及用电设备的安全。但现有的漏电保护断路器,不仅可靠性和安全性差,而且结构松散,体积庞大,特别是英国市场初步确定2019年后建筑行业规范用漏电保护断路器强制取代MCB以保证用电安全,为继续保持现有的英国市场的地位,在不降低产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亟需开发长度更短的18mm漏电保护断路器,以满足市场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漏电保护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漏电保护断路器,包括壳体,在壳体中设有触头机构600、与触头机构600连接的操作机构400、与操作机构400连接的漏电脱扣机构210,以及灭弧室520和连接在灭弧室520与触头机构600之间的引弧通道510,操作机构400能够带动触头机构600的动触头610摆动与静触头620接触,漏电脱扣机构210与操作机构400连接,漏电脱扣机构210在线路漏电时能够触发操作机构400解锁,漏电脱扣机构210包括线路板组件213以及与线路板组件213相连的互感器211和漏电脱扣器212,线路板组件213沿壳体厚度方向设置在引弧通道510的一侧。
可选的,还包括与操作机构400配合的过载脱扣机构230,以及与过载脱扣机构230连接的L极出线端子720,过载脱扣机构230设置在引弧通道510的右侧,在引弧通道510和过载脱扣机构230沿壳体厚度方向的一侧、漏电脱扣器212的下方、L极出线端子720的左侧围成容纳线路板组件213的空间。
可选的,所述灭弧室520设置在引弧通道510和线路板组件213的同一侧,灭弧室520内设有灭弧栅片521,灭弧室520的两侧与壳体厚度方向两侧的内侧壁相抵。
可选的,所述灭弧栅片521的一侧设有与引弧通道510相对设置的灭弧切口528,灭弧切口528位于灭弧栅片521靠近引弧通道510的一侧,灭弧切口528的开口从靠近灭弧栅片521的一侧向灭弧栅片521的中部延伸。
可选的,所述灭弧切口528成V形,所述灭弧栅片521包括与引弧通道510对应设置的罩壳灭弧臂526,以及与底座夹层140a对应的底座灭弧臂527,底座灭弧臂527的尺寸大于罩壳灭弧臂526,并且罩壳灭弧臂526和底座灭弧臂527分别与壳体的内侧相抵,在底座灭弧臂526上设有平行于引弧通道510中电弧移动方向的底座夹边528a,在罩壳灭弧臂527上设有倾斜于引弧通道510中电弧移动方向的罩壳夹边528b。
可选的,壳体在灭弧室520远离引弧通道510的一侧设有隔气筋522,在隔气筋522的两侧分别形成出气上通道523和出气下通道524,出气上通道523与壳体的左端连通,在壳体的左端设有L极进线端子710,出气下通道524与壳体的底侧连通,在壳体的底侧设有止动件130。
可选的,还包括隔板140,隔板140的中部设有隔断筋140d,隔断筋140将隔板140的左侧分割为第一隔断部141,将隔板140的右侧分割为第二隔断部142,第一隔断部141设置在引弧通道510与线路板组件213之间,第二隔断部142上设有过载脱扣机构230。
可选的,所述第一隔断部141的背面设有与灭弧室520配合的纵向隔断筋1411a,壳体在线路板组件213与灭弧室520之间设有与纵向隔断筋1411a配合的纵向侧板1411,纵在纵向隔断筋1411a和纵向侧板1411朝向灭弧室520的一侧设有加强筋1411b;第二隔断部142正面的右侧设有第二纵向隔断筋1468,第二纵向隔断筋1468与线路板组件213的右端配合,在第二纵向隔断筋1468的下方形成双金属片231接线的空间,在第二纵向隔断筋1468的上方形成双金属片231摆动的避让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78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电磁操作机械保持的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电子式塑壳断路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