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铜箔生产用阴极辊的抛光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6672.3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7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江;杨祥魁;徐树民;王维河;徐策;徐好强;孙云飞;宋佶昌;王其伶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1/00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刘志毅 |
地址: | 26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铜箔 生产 阴极 抛光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电解铜箔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解铜箔生产用阴极辊的抛光工艺,步骤如下:采用抛光刷,对表面洁净干燥的阴极辊进行直接抛光,其中,抛光刷转速为120‑360r/min,抛光摆动频率为15‑80次/min,电解抛光电流为1.5‑6.0A。现有的抛光工艺多采用纯水等液体介质作为抛光液,采用这种湿法抛光工艺容易导致电解生箔针孔的产生。本发明可以在阴极辊表面直接抛光,避免了上述问题,简化工艺,同时能够有效改善阴极辊表面的形貌,利于铜结晶在阴极辊表面的有序电沉积,使电解出的铜箔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解铜箔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解铜箔生产用阴极辊的抛光工艺。
背景技术
铜箔是PCB行业和新能源行业的主要原料之一,高性能的电解铜箔是一种缺陷少、表面峰值均匀的铜箔。阴极辊是电解铜箔生产的关键设备,电解液中的铜离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沉积到阴极辊的表面,随着阴极辊的匀速旋转,沉积在阴极辊表面上的铜不断被剥离下来,从而生产出电解铜箔,阴极辊对电解铜箔而言就好比人的心脏。由于电解铜箔是在阴极辊表面电沉积生成,是阴极辊表面形貌及晶体结构的延续,因此阴极辊表面形貌--包括晶粒大小、几何形状、平整度、粗糙度等直接影响了铜箔亮面的形态。同时,阴极辊的表面形貌对铜箔的毛面亦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包括表面的粗糙度、峰值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当阴极辊表面形貌变差时,沉积的铜箔晶粒会大小不一,排列杂乱,导致渗透点或者针孔的出现。因此,一套成熟稳定的抛光工艺对电解铜箔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解铜箔生产用阴极辊的抛光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解铜箔生产用阴极辊的抛光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抛光刷,对表面洁净干燥的阴极辊进行直接抛光,其中,抛光刷转速为120-360r/min,抛光摆动频率为15-80次/min,电解抛光电流为1.5-6.0A。
进一步,所述的阴极辊为钛制阴极辊或不锈钢制阴极辊。
进一步,所述抛光刷的目数为1000#-2000#,抛光刷添加磨料为SiC或Al2O3。
进一步,抛光刷转速为180-300r/min,抛光摆动频率为20-60次/min,电解抛光电流为2.0-4.0A。
进一步,抛光时间为10-6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现有的抛光工艺多采用纯水等液体介质作为抛光液,采用这种湿法抛光工艺容易导致电解生箔针孔的产生。本发明在阴极辊表面直接抛光,无需采用任何液体介质,简化工艺,且能够有效改善阴极辊表面的形貌,利于铜结晶在阴极辊表面的有序电沉积,使电解出的铜箔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同时采用该工艺避免了生箔针孔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解铜箔光面×2000倍SEM照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解铜箔光面×2000倍SEM照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电解铜箔光面×2000倍SEM照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电解铜箔光面×2000倍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66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机械施工用抛光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船用柴油机曲轴内R抛光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