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染用生物质颗粒低耗燃烧技术方案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16507.8 | 申请日: | 2017-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5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长明 |
| 主分类号: | F23B90/06 | 分类号: | F23B90/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室 生物质颗粒 燃烧技术 分流室 集灰仓 密封圈 过滤室 后端盖 进料口 冷却室 排气口 前端盖 锅炉热效率 高温气化 燃料燃烧 燃煤锅炉 燃烧设备 消烟效果 依次连接 接口处 上半部 下半部 活门 炉温 清灰 直燃 火力 锅炉 燃烧 环保 卫生 | ||
染用生物质颗粒低耗燃烧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设备内具有高温气化燃烧室、冷却室、过滤室、分流室及集灰仓,燃烧室、冷却室、过滤室、分流室依次连接设在设备的上半部,下半部设有集灰仓,集灰仓下设有清灰活门,燃烧室左侧设有进料口和前端盖,进料口与前端盖接口处设有第一密封圈,分流室右侧设有后端盖与排气口,后端盖与排气口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所述的染用生物质颗粒低耗燃烧技术方案,克服燃煤锅炉直燃的弊端,弥补燃烧不足,燃料燃烧充分,消烟效果好,具有炉温高、火力猛、锅炉升温快、锅炉热效率高、卫生、环保等诸多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用生物质颗粒的锅炉,特别提供了一种染用生物质颗粒低耗燃烧技术方案。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在燃用生物质颗粒燃料时,有两种燃用方式,其一是直接将生物质颗粒燃料直接投放入锅炉内燃烧,由于目前的锅炉是为燃煤而设计的,故炉膛宽阔、高大、锅炉的漏风系数大,鼓风分散等,一般不设其他分解分流、讲解除尘设备,不利于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燃烧,使用中炉温低,烟气量大,产生黑烟,且燃料热损大 ,锅炉热效率低 ,不利环保等问题,因而不利于大面积的使用与推广,其二是将生物质颗粒燃料按程序安排添加到一个金属圆筒状结构的燃烧机或灶台式颗粒燃烧机中,使其点燃喷火再将燃烧机喷出的火焰对接到锅炉里对介质进行加热,这种使用方式是颗粒燃料燃烧机与锅炉的二合一对接才能发挥加热的功能,这种形式的燃用生物质颗粒燃料同样存在着占地面积大,不耐用,使用管理不方便,因燃烧机是在锅炉外部燃烧故存在着热量散失的问题,降低了燃料使用的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特提供了一种染用生物质颗粒低耗燃烧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染用生物质颗粒低耗燃烧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设备内具有高温气化燃烧室、冷却室、过滤室、分流室及集灰仓,燃烧室、冷却室、过滤室、分流室依次连接设在设备的上半部,下半部设有集灰仓,集灰仓下设有清灰活门,燃烧室左侧设有进料口和前端盖,进料口与前端盖接口处设有第一密封圈,分流室右侧设有后端盖与排气口,后端盖与排气口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
所述的燃烧室为高温气化燃烧室。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染用生物质颗粒低耗燃烧技术方案,克服燃煤锅炉直燃的弊端,弥补燃烧不足,燃料燃烧充分,消烟效果好,具有炉温高、火力猛、锅炉升温快、锅炉热效率高、卫生、环保等诸多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染用生物质颗粒低耗燃烧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设备内具有高温气化燃烧室、冷却室、过滤室、分流室及集灰仓,燃烧室、冷却室、过滤室、分流室依次连接设在设备的上半部,下半部设有集灰仓,集灰仓下设有清灰活门,燃烧室左侧设有进料口和前端盖,进料口与前端盖接口处设有第一密封圈,分流室右侧设有后端盖与排气口,后端盖与排气口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
所述的燃烧室为高温气化燃烧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长明,未经刘长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65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