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内部细线纹理的仿真瓷砖的布料方法及瓷砖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6310.4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4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管霞菲;黄让春;曾权;马兆利;黄光旭;曾立华;谢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清远纳福娜陶瓷有限公司;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B28B3/00;E04F13/077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梁永健 |
地址: | 52803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内部 细线 纹理 仿真 瓷砖 布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内部细线纹理的仿真瓷砖的布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输送带上布基础粉料,获得坯料;将下部具有落料口的扁平插管插入坯料中,使扁平插管在平行于坯料的方向移动,同时扁平插管中的有色粉料下落,填充扁平插管在坯料中移动形成的缝隙,形成底层细线纹理;压制成为砖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内部细线纹理的仿真瓷砖。采用在砖坯设置具有一定厚度的有色纹理,对瓷砖开槽处理后,避免透底现象,提高瓷砖的仿真度,也能提高施工速度和增强使用效果。同时,采用扁平插管在坯料中移动的方式在坯料上设置纹理的方式,使得瓷砖纹理的位置、大小及色彩设置更加灵活、可控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陶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内部细线纹理的仿真瓷砖的布料方法及瓷砖。
背景技术
仿天然石材的瓷砖,其表面具有天然石材的效果,图案可变化多样。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具有天然仿石材、简洁、自然的装饰材料深受人们喜爱。
目前的仿天然石材瓷砖在制备在使用时,根据需要会进行开槽,但是因底坯颜色与表面纹理色泽的反差,影响仿天然石材瓷砖的逼真度。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现有瓷砖产品采用分层布料的方式,即基础料上布施底料,之后底料上再布施面釉(反打工序与之相反),在面釉上通过印花工序布施条纹料形成仿石材纹理,因纹理限于坯体表层,在对砖体进行开槽后,切口处瓷砖本身的白色茬口裸露,即出现透底现象(图4),只能重新补色或用其他方式补救,这严重影响施工速度和使用效果。
如专利201510183953.0一种多工位输料打印陶瓷装置,控制主料阀门和色粉阀门开启和关闭,使主料和色粉料在模具中形成混合料,压制成砖坯。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做出通体纹理的效果,但是纹理位置和尺寸可控性差,出现混料现象。导致成品瓷砖纹理与设计的纹理有较大出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内部细线纹理的仿真瓷砖的布料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瓷砖开槽处理后的透底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具有内部细线纹理的仿真瓷砖的布料方法制得的瓷砖,解决现有技术中瓷砖开槽处理后的透底现象。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内部细线纹理的仿真瓷砖的布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输送带上布基础粉料,获得坯料;
将下部具有落料口的扁平插管插入坯料中,使扁平插管在平行于坯料的方向移动,同时扁平插管中的有色粉料下落,填充扁平插管在坯料中移动形成的缝隙,形成底层细线纹理;
压制成为砖坯。
采用在砖坯设置具有一定厚度的有色纹理,对瓷砖开槽处理后,避免透底现象,提高瓷砖的仿真度,也能提高施工速度和增强使用效果。同时,采用扁平插管在坯料中移动的方式在坯料上设置纹理的方式,使得瓷砖纹理的位置、大小及色彩设置更加灵活、可控性强。
进一步的,扁平插管的底部和侧部形成L型落料口。因此,当扁平插管移动时,有色粉料能同时落下,保证落料的持续性,提高布料质量。
进一步的,扁平插管插入坯料的深度距离坯料的底面1~3mm。因此,具有贯穿坯料的底层细线纹理,有利于开槽的槽底和侧壁均具有与面层纹理对应的底层细线纹理,提高仿真度。
进一步的,扁平插管的厚度为15~20mm,宽度为1~2mm。扁平插管具有合理的厚度和宽度,能够在坯料上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缝隙。
进一步的,多支所述扁平插管在坯料中移动,具有不同的移动路径,多个路径相互交叉、平行或重叠。通过这种多变的路径,使得底层细线纹理更加丰富多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清远纳福娜陶瓷有限公司;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清远纳福娜陶瓷有限公司;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63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