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框架鱼礁单体的投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6278.X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4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马家志;石桂华;宋伟华;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78 | 分类号: | A01K61/78 |
代理公司: | 33109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放装置 鱼礁单体 钩挂件 挡板 悬挂装置 夹角为 开口部 吊缆 板三 板四 吊车 人工鱼礁 投放位置 依次连接 转动连接 上升时 朝上 钩挂 竖直 偏离 封闭 脱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框架鱼礁单体的投放装置,包括吊车和悬挂装置,吊车设有吊缆,吊缆与悬挂装置连接,悬挂装置包括钩挂件和挡板,挡板与钩挂件转动连接,钩挂件设有开口部,开口部朝上,开口部被挡板封闭,钩挂件包括依次连接成一体的板一、板二、板三和板四,板一竖直,板二与板一夹角为120°,板三与板二夹角为90°,板四与板三夹角为9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框架鱼礁单体的投放装置,能够避免鱼礁单体脱离投放装置,偏离投放位置,且能够避免吊缆上升时投放装置钩挂在人工鱼礁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鱼礁投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框架鱼礁单体的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海参、贝类品等海珍品的不断发展,对其天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使得其资源量明显下降。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
水泥框架鱼礁是人工鱼礁最常使用的一种礁体,在投放时,采用起吊装置将人工鱼礁直接放入待投放位置的海面中,而人工鱼礁在下落的过程中会受到惯性和洋流的干扰,有可能脱离起吊装置,甚至偏离投放位置。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人工鱼礁投放装置。
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人工鱼礁投放装置”,其公告号为CN204317268U,公告日为2015年5月13日,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人工鱼礁投放装置,包括挖掘机小臂,挖掘机小臂上铰接有主动杆,主动杆上铰接有从动杆和液压缸,所述挖掘机小臂顶端和从动杆之间铰接有吊具,所述吊具包括前、后侧板和固设在前、后侧板之间的弧形底板,所述前、后侧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挖掘机小臂和与所述从动杆铰接,所述弧形底板外底部固设有挂杆,在所述弧形底板外底部位于挂杆右侧固设有两个前后分布的挂环,该人工鱼礁投放装置还设有一根吊绳,所述吊绳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两个挂环上。该实用新型的不足之处是当鱼礁到达海底,吊绳脱离鱼礁上升时,所述投放装置可能会与鱼礁产生干涉,导致该投放装置难以复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人工鱼礁投放装置在复位上升时会与鱼礁产生干涉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框架鱼礁单体的投放装置,可避免吊缆上升时投放装置钩挂在人工鱼礁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框架鱼礁单体的投放装置,包括吊车和悬挂装置,所述吊车设有吊缆,所述吊缆与所述悬挂装置连接,所述悬挂装置包括钩挂件和挡板,所述挡板与钩挂件转动连接,所述钩挂件设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朝上,所述开口部被所述挡板封闭。
投放框架鱼礁单体时,首先将框架鱼礁单体的一根框架放在投放装置上,然后吊车吊缆吊起鱼礁单体,并慢慢将鱼礁从水面送至海底。当鱼礁到达海底时,吊缆底部的悬挂装置由于本身自重将继续下沉,从而悬挂装置从鱼礁单体的框架上脱离开,当吊缆上升时,由于悬挂装置的配有挡板,可避免悬挂装置再次钩挂在框架鱼礁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钩挂件包括依次连接成一体的板一、板二、板三和板四,所述板一竖直,所述板二与板一夹角为120°,所述板三与板二夹角为90°,所述板四与板三夹角为9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板一、板二、板三和板四为表面镀有一层锌的耐候钢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和钩挂件通过一转轴连接,所述转轴和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挡板上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传动带、第一带轮、第二带轮以及张紧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带轮设置在挡板上,在传动带内侧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所述限位装置的作用是:一方面在框架鱼礁单体的框架钩装在投放装置上时,启动驱动电机,挡板向上转动到一定角度,限位件触碰带轮使得挡板限位固定;另一方面,在鱼礁框架单体的框架脱离投放装置以及鱼礁框架在钩挂件内时,驱动电机反转,使得挡板紧封钩挂件的开口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62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鲍鱼养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鱼苗养殖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