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玻璃用抗冲击性防爆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16028.6 | 申请日: | 2017-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2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军;何俊欣;陈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文杰 |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8J7/00;C08L67/02;C08K7/20;C08F220/18;C08F220/06;C08F220/14;C09D13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马骁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爆膜 超细玻璃 丙烯酸酯乳液 电晕处理 抗冲击性 汽车玻璃 微珠 制备 薄膜 制备技术领域 汽车防爆膜 冲击能量 耗散作用 外界冲击 微珠颗粒 微珠填充 橡胶粒子 后表面 交联化 柔性链 可逆 熔融 熔体 涂覆 微晶 冲击力 粗糙 变形 平整 释放 吸收 | ||
1.一种汽车玻璃用抗冲击性防爆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向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恒压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中加入70~80mL异丙醇,水浴加热升温,配置100~105g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正丁酯混合单体,向四口烧瓶加入50~60g混合单体和0.8~1.0g偶氮二异丁腈,启动搅拌器搅拌,反应;
(2)用恒压滴液漏斗向上述四口烧瓶中滴加剩余混合单体,保温反应,反应期间补加15~20mL异丙醇,冷却降温,向四口烧瓶中加入40~50mL氨水,中和反应,向四口烧瓶加入30~40mL蒸馏水得到丙烯酸酯乳液;
(3)将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混合,置于带有搅拌器的三口烧瓶中,加热升温,启动搅拌器搅拌,反应,得到酯化产物,对三口烧瓶通氮气加压,继续反应,得到反应产物;
(4)将反应产物立即倒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并切粒得到PET粒料,将PET粒料与超细玻璃化微珠混合,加热升温后,得到分散超细玻璃化微珠的熔体,将熔体置于真空转鼓干燥装置中,切片并干燥,得到微珠化薄膜;
(5)取80~90g丙烯酸酯乳液与3~5g环乙胺混合,搅拌分散,得到涂覆液,用电晕处理机对微珠化薄膜的一面电晕处理,得到电晕薄膜,将涂覆液置于刮棒式涂布机中,对电晕薄膜电晕处理的一面涂布涂覆液,自然干燥后得到汽车玻璃用抗冲击性防爆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玻璃用抗冲击性防爆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水浴加热升温后温度为70~80℃,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正丁酯混合时各单体质量比为1︰5︰10,搅拌器转速为200~250r/min,反应时间为35~4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玻璃用抗冲击性防爆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滴加剩余混合单体速率为3~5mL/min,保温反应时间为2~3h,冷却降温后温度为55~60℃,氨水的质量分数为30%,中和反应时间为10~1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玻璃用抗冲击性防爆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混合的质量比为3︰1,加热升温后温度为60~65℃,搅拌器转速为300~350r/min,反应时间为3~4h,通氮气加压压力为至1.3~1.5MPa,继续反应时间为2~3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玻璃用抗冲击性防爆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超细玻璃化微珠的粒径为5~8μm,PET粒料与超细玻璃化微珠混合的质量比为5︰1,加热升温后温度为70~80℃,干燥时间为3~4h,控制切片厚度为0.8~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玻璃用抗冲击性防爆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搅拌分散时间为10~12min,电晕处理机电晕时电压为180~200V、高频电流频率为25~28KHz,电晕处理时间为3~4min,涂布涂覆液的厚度控制在0.3~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文杰,未经朱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60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