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5956.0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0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义;刘闽闽;钟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宁宁 |
地址: | 1011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止水带 固定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安装方法,属于隧道工程领域,这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仰拱端头的初期支护边墙上钻孔,在孔内插入锚固钢管,打孔倾角保持水平;中埋式止水带与仰拱端头内设置的上循环中埋式止水带搭接处理后,在搭接处采用第一夹具固定;在中埋式止水带远离仰拱端头的一端附近设置分离式模板;靠近初期支护边墙的一端固定安装支撑架,支撑架紧贴分离式模板,确保支撑架远离初期支护边墙的一端抵接中埋式止水带;中埋式止水带伸出分离式模板的端头处安装第二夹具;通过拉动手拉葫芦使得第二夹具靠近锚固钢管。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隧道止水带固定安装方法,可以节约耗材,减少止水带破损等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中埋式止水带是隧道防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隧道仰拱及二衬施工缝的防水措施,施工时必须保证中埋止水带位置处于衬砌厚度的正中位置,且埋入混凝土部分正好为止水带宽度的一半,止水带不能损坏,线型要顺直。在隧道边墙中埋式止水带施工过程中方法诸多,但其主要方法主要为使用钢筋卡固定止水带。
常规采用自制钢筋卡固定的方式,由于钢筋卡在加工、卡具电焊固定过程中变形较大,其所固定的位置为绑扎完成的钢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会有所位移及偏差,且一旦固定后继续调整难度大,往往造成止水带在安装过程中破损、施工后变形不顺直等问题。
常规工艺采用间距每50cm~100cm设置钢筋卡进行固定,每循环仰拱(按9m进尺)两侧边墙至少需要加工并焊接安装20个钢筋卡具,且不可回收利用,材料损耗大。
常规工艺需要加工数量很大的钢筋卡具,同时需要对每个卡具进行焊接后再设置止水带,耗时长,每循环仰拱(按9m进尺)止水带安装至少需要4人同时进行配合才能施工,钢筋卡具加工、安装及止水带固定耗时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安装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隧道止水带固定安装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仰拱端头的初期支护边墙上,距离所述仰拱端头1.5-2m处钻孔,在孔内插入锚固钢管,打孔倾角保持水平;
所述仰拱端头内设置有上循环中埋式止水带,中埋式止水带与所述上循环中埋式止水带搭接处理后,在搭接处采用第一夹具固定;
在所述中埋式止水带远离所述仰拱端头的一端附近设置分离式模板;
靠近所述初期支护边墙的一端固定安装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紧贴所述分离式模板,确保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初期支护边墙的一端抵接所述中埋式止水带;
所述中埋式止水带伸出所述分离式模板的端头处安装第二夹具;
采用铁链将所述第二夹具与手拉葫芦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拉葫芦的另一端与所述锚固钢管连接;
张拉所述手拉葫芦,使所述中埋式止水带绷紧,紧贴于所述支撑架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在通过所述手拉葫芦绷紧所述中埋式止水带的步骤之后,还具有步骤:在所述中埋式止水带长度的中部利用结构钢筋电焊临时支撑钢筋卡加强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根据一次浇筑仰拱长度,分别在整条所述中埋式止水带长度的1/3和2/3处利用结构钢筋电焊临时支撑钢筋卡加强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锚固钢管采用直径为42mm的无缝钢管。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锚固钢管插入所述初期支护边墙后,外露所述初期支护边墙的部分倾向掌子面方向夹角保持8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59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