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内墙墙板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15438.9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5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曹结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结宾 |
主分类号: | E04C2/288 | 分类号: | E04C2/2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内墙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用内墙墙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内墙墙板及其加工方法,所述的加工方法包括:(1)向模具中浇筑第一层砂浆混合物,抹平并铺设玻璃纤维布;(2)在步骤(1)的结构上方铺设保温板,然后继续铺设一层玻璃纤维布并在其上浇筑第二层砂浆混合物,抹平静置,待其凝固硬化;(3)使用钻孔机在步骤(2)成型的结构上钻设贯穿的通孔,向通孔中浇筑粘结砂浆料,静置凝固后养护12d,即得所述的建筑内墙墙板;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建筑用内墙墙板,使用保温板作为主体结构,在其两侧设置玻璃纤维布及砂浆层,再以贯穿的粘结砂浆柱作为沟通连系,在兼顾其保温效果的同时,提高其结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用内墙墙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内墙墙板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我们常见的几种建筑类型有:砖混结构,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结构;其中,砖混结构的应用最为广泛,历史也比较久远,但是出于保护环境的需要,国家已立法规定逐步淘汰并禁止使用黏土砖,因而砖混结构即将淘汰,其它几种建筑方式也因为工艺比较复杂,因此建筑施工速度慢,工期长,建筑工业化水平低。尤其在框架结构如混凝土框架或钢结构的情况下,很大的工期浪费在墙体的施工上。
近年来,许多建筑研究机构或建筑单位纷纷采用能够工业化施工的新型墙体建筑材料,如各种轻质保温板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施工的速度,保温防寒效果好,但是这些改进的墙体建筑材料结构强度不足,限制了装配式建筑用内墙墙板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方便的装配式建筑用内墙墙板的加工方法,加工出的内墙墙板可用于建筑内墙墙体的快速拼接安装,提高建筑施工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墙板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模具中浇筑第一层砂浆混合物,抹平并铺设玻璃纤维布,滚压玻璃纤维布使其浸入第一层砂浆混合物中;
(2)在步骤(1)的结构上方铺设保温板,然后继续铺设一层玻璃纤维布并在其上浇筑第二层砂浆混合物,抹平静置,待其凝固硬化;
(3)使用钻孔机在步骤(2)成型的结构上钻设贯穿的通孔,向通孔中浇筑粘结砂浆料,静置凝固后养护12d,即得所述的建筑内墙墙板。
本发明中,通过在传统保温板的两侧设置砂浆层,以及贯穿的粘结砂浆主,提高了内墙墙板的整体结构强度。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对所述的第一、第二层砂浆混合物的具体组成不做特殊要求,其为水泥、石英砂及水按比例调和而成的混合物。可以为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调和比例,具体的,例如,将水泥、石英砂和水按1:3:0.6的比例进行调和,所述的水泥可以选用425号、525号、625号硅酸盐水泥中的一种,所述的石英砂选用40~70目。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粘结砂浆柱的间距直接影响了各层的连接强度,因此,通孔的间距越小,浇筑粘结砂浆后整体内墙墙板的强度越高,但是,通孔间距过小,导致钻孔数量过多,使得生产周期过长;另外,通孔的孔径也会直接影响粘结砂浆柱的粗细,从而影响到内墙墙板的整体强度。本发明中,所述的通孔的间距为0.5~1m,通孔的孔径为2~5cm。
根据本发明,浇筑在通孔中的粘结砂浆凝固硬化后起到内墙墙板各层的连系作用,本发明中,所述的粘结砂浆料由水泥、石英砂、羟丙甲基纤维素、玻璃纤维切纱混合而成,具体的,以石英砂的重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的粘结砂浆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水泥20~34重量份、石英砂100重量份、羟丙甲基纤维素5~15重量份、玻璃纤维切纱12~20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结宾,未经曹结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54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的硬脂酸锌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控机床废料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