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施工用放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14133.6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7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淘;杨芸熙;刘俭;喻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喻杨凯 |
主分类号: | B65H49/20 | 分类号: | B65H4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7000 江西省萍乡***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施工 放线装置 上下移动机构 电线 工作效率 人力资源 旋转装置 连接板 卷盘 推车 支板 节约 上拉 竖直 转动 合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施工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施工用放线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节约人力资源、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能够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能够提高电力施工效率的电力施工用放线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电力施工用放线装置,包括有推车等;推车的顶部竖直设有支板,支板的左侧面上设有上下移动机构,上下移动机构上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左侧面上设有旋转装置。本发明通过旋转装置能够使绕有电线的卷盘转动放出电线,如此不需要多人一起合作将电线从卷盘上拉出,从而达到了能够节约人力资源、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能够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能够提高电力施工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施工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施工用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
目前,为了方便运输和销售电线,一般将制作完成的电线绕在卷盘上,当进行电力施工时,普遍是人工将电线拉出,而电线和卷盘较重,因此需要多人一起合作将电线从卷盘上拉出,如此会浪费人力资源、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从而会降低电力施工的效率,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节约人力资源、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能够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能够提高电力施工效率的电力施工用放线装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多人一起合作将电线从卷盘上拉出,如此会浪费人力资源、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从而会降低电力施工的效率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节约人力资源、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能够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能够提高电力施工效率的电力施工用放线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电力施工用放线装置,包括有推车、支板、上下移动机构、连接板和旋转装置,推车的顶部竖直设有支板,支板的左侧面上设有上下移动机构,上下移动机构上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左侧面上设有旋转装置。
优选地,上下移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一轴承座、第一电机、丝杆和螺母,第一滑轨的右侧面通过螺栓与支板的左侧面连接,第一滑轨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第一滑轨上下两侧的支板左侧面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轴承座,支板左侧的推车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丝杆,丝杆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轴承座的轴承连接,丝杆上设有螺母,螺母的右侧面与第一滑块的左侧面连接,连接板的右侧面通过螺栓与螺母的左侧面连接。
优选地,旋转装置包括有第二轴承座、转轴、第一齿轮、固定块、六角旋钮、第二电机和第二齿轮,第二轴承座通过螺栓安装在连接板的左侧面上部,第二轴承座上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右侧外围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左侧的转轴上设有固定块,转轴的左侧外围开有外螺纹,转轴上的左侧设有六角旋钮,第二轴承座下侧的连接板左侧面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喻杨凯,未经喻杨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41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