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韧型水性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4078.0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6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穆建青;杜素军;蔡丽娜;谢邦柱;庞瑾瑜;刘哲;郭东红;任文晋;宋杰华;宋磊;彭振宇;罗强;牛东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63/00 | 分类号: | C09J163/00;C09J11/08;C08G5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 代理人: | 张洪年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韧型 水性 环氧树脂 体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胶黏剂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到一种增韧型水性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增韧型水性环氧树脂体系包括以增韧型水性环氧树脂乳化剂制备的增韧型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增韧型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断裂伸长率较高、延展性好,具有较好的耐疲劳性能,也具有较好的粘附性,所制备的涂层不易脱落;引入的增韧型较为明显的二缩水聚醚和增韧剂有效的提升了其固化后的断裂伸长率,延展性好,裂纹少,具有较好的使用寿命,可防止涂层细微裂缝的二次发生;在乳化剂和乳液中均加入了具有增韧效果的二缩水聚醚和增韧剂,并在固化剂中也引入了长链的二缩水聚醚类化合物,使得该水性环氧体系韧性有了明显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黏剂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到一种增韧型水性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胶黏剂领域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绿色、环保、高性能、操作简单等方面。而胶黏剂水性化技术为上述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目前水性化胶黏剂中有水性环氧树脂、水性聚氨酯、水性丙烯酸树脂等多种胶黏剂水性化技术。其中水性环氧树脂应用最为广泛,市场需求也最为强劲。
相比于传统的环氧树脂,水性环氧树脂节能环保、成本低廉、运输安全性高、施工操作方便、受天气影响较小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水性环氧树脂体系主要用途,包括地坪涂料、外墙涂料、水泥砂浆、防渗堵漏材料、灌封材料、木器漆、玻纤碳纤上浆浸润定型、防腐防水涂料等诸多领域。而目前水性环氧树脂虽然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在以涂料为主要的应用领域中,经常出现由于基底热胀冷缩而导致的表面涂层细微裂缝增加,进而导致防水防腐等性能不足的问题,由于上述问题的出现,经常需要在原有涂层上修复性涂刷新的涂层,以保证其防水防腐等性能。
而目前水性环氧树脂多以普通的非离子水性环氧树脂为主,而固化剂过以脂肪胺改性而制得,其涂层延展性和断裂伸长率较低,这也是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为了解决水性环氧树脂涂层延展性和断裂伸长率不足引起的韧性较差、裂缝较多的问题,急需开发类似于传统环氧树脂胶黏剂一样的增韧型水性环氧树脂体系,以便提高其延展性和断裂伸长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韧型水性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该体系断裂伸长率大、延展性高,有较好的耐疲劳性。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增韧型水性环氧树脂体系,包括增韧型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以增韧型水性环氧树脂乳化剂制备的增韧型水性环氧树脂乳液;
1)所述增韧型水性环氧树脂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①称取摩尔量70~90份的双酚A环氧树脂E51、摩尔量0~10份增韧剂P24F,再取摩尔量10~20份的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或/和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加入到四口烧瓶,通氮气保护,在85℃下搅拌10~30min,然后加入摩尔量100~105份的聚乙二醇6000,在85℃下继续搅拌30min,使其变成均匀透明的无色溶液;
②精确称取摩尔量1份的无水三氯化铝,迅速加入到上述反应容器中,保持温度85℃不变,搅拌反应2~4h;
③反应结束后,取出四口烧瓶,即可得到增韧型水性环氧乳化剂;
2)所述增韧型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①称取增韧型水性环氧乳化剂质量份10份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将质量份为60~90份的双酚A环氧树脂E44、E51、E20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到上述三口烧瓶中,在70℃下搅拌10~30min,直至上述混合液混合均匀;
②向上述三口烧瓶中加入质量份为10~30份的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增韧剂P24F中的一种或多种,保持温度70℃下继续搅拌10~30min,直至混合液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40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