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捻纺纱装置以及纺纱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13989.1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4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彭浩凯;王瑞;李婷婷;朱海明;赵新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1/00 | 分类号: | D01H1/00;D02G3/00;D02G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纱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纺纱技术,涉及一种多捻纺纱装置以及纺纱方法。该方法利用纤维长丝或纱线进行多次加捻纺纱,可制备多捻纺纱线和多种形式的花式纱线,该方法直接由纤维长丝进行气流加捻纺纱,工艺流程短,制备出的纱线具有毛羽少,纱线紧密,强力好等特点,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提出一种新的纺纱思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背景技术
纺纱技术的发展源远流长,从公元前700年间出现的手摇纺纱,脚踏纺车等手工生产到现在的工业化生产,经历了几千年漫长的发展过程。1828年发明了环锭纺纱机。环锭纺纱机可以使牵伸、加捻和卷绕连续进行。环锭纺纱机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对原料的适应性广、成纱质量好等优点。自问世至今,一直在纺纱上占统治地位。但受成纱原理的限制在现有条件下环锭纺纱的速度和产量难以进一步大幅提高。因此,人们一直寻求一些成纱机理完全不同于环锭纺纱的新型纺纱方法,以期纺纱的速度和产量大幅提高。1945年第一台转杯纺纱机的发明,引起纺纱界的轰动。转杯纺纱的成纱机理与传统环锭纺纱有很大的不同,它克服了环锭纺纱成纱原理的限制,可大幅提高速度、产量和卷装容量。转杯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新型纺纱技术的开始。在以后的40年内,先后发明了几十种新型纺纱技术,并且已有多种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如摩擦纺纱、喷气纺纱等。
新型纺纱具有以下特点:
(1)高速高产。
(2)大卷装。
环锭纺纱的卷装受钢领直径的影响,卷装都比较小,每个纱管只能卷装50-100g纱线。新型纺纱将加捻与卷绕作用分开进行,在卷装容量上有根本性突破,一般直接绕成纱筒,其容量大小可根据需求决定。卷绕的增大,不仅使落纱的次数减少,机器的生产效率提高,而且使纱线接头数大为降低,纱线质量明显提高。
(3)短流程。
缩短工艺流程,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节能减排。
(4)自动化程度高。
新型纺纱设备的输出速度高,卷装容量大,客观上要求提高自动化程度。
(5)新颖的成纱结构。
新型纺纱由于其独特的成纱原理形成了纱线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成纱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新型纺纱方式,制备多捻纺纱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工艺流程短。
该方法可以直接利用纤维长丝进行多次加捻纺纱,省去开松、梳理、并条、粗纱等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新型成纱结构。
该方法利用纤维长丝进行多次加捻纺纱,可制备多捻纺纱线和多种形式的花式纱线。制备出的纱线具有毛羽少,纱线紧密,强力好等特点。
(3)成纱品种丰富。
该方法可制备多种形式的混纺纱线,满足纱线个性化和功能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多捻纺装置零件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39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飞絮回收功能的铺网机
- 下一篇:一种涡流纺机进风减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