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掺杂多级孔结构碳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2757.4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8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颜蔚;陈小龙;邵勤思;李爱军;张久俊;陈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H01M4/96;C25B11/091;C25B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多级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氮掺杂多级孔结构碳球,其特征在于该碳球为粒径为200nm的空心结构,在该空心结构的外壳由氮掺杂的碳形成,并分布有微孔和介孔结构,其中碳含量为92.45%,氮含量为2.94%;采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碳源和氮源,聚苯乙烯微球为硬模板,二氧化硅作为成孔剂,经过煅烧和氢氟酸腐蚀,得到所述氮掺杂多级孔结构碳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掺杂多级孔结构碳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a.将聚苯乙烯微球(PS)分散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中,在40℃下搅拌反应8~24h,反应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洗涤直至为洗涤液为中性,得到磺化后的的聚苯乙烯微球,并将该微球分散在水中,得到固含量为2~4mg/mL的磺化后的聚苯乙烯微球分散液SPS;
b.将三聚氰胺和质量分数为37%的甲醛溶液在60℃混合搅拌得到透明溶液;所述的三聚氰胺与甲醛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2~3g:4.5~5.5ml;
c.按每100毫升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聚乙烯醇溶液中,依次加入25毫升步骤a所得SPS、5毫升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的胶体二氧化硅和5毫升步骤b所得透明溶液的比例配置成反应体系,调节该反应体系的pH=4~5,后混合搅拌1-9min;反应完成后洗涤直至洗涤液为中性,得到的产品记为SPS@MF/SiO2;将该产品冷冻干燥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800℃煅烧2h,自然冷却至室温,再经过10%的氢氟酸腐蚀除去二氧化硅,得到氮掺杂多级孔结构碳球N-HPC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27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