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去除饮用水中双酚A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2058.X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4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章亦兵;杨长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太和洁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C02F9/12;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西城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饮用 水中 新型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饮用水中双酚A的工艺,包括:将饮用水依次经过梯度磁场模块、天然矿石吸附模块进行处理;所述的梯度磁场模块在不锈钢罐或者玻璃钢罐中进行,由3‑10个磁条排列形成,相邻的两个磁条之间的距离为10‑50cm,优选20‑40cm,更优选30cm;所述的天然矿石吸附模块由高岭石、针铁矿、蒙脱石中的至少两种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双酚A的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我国水体污染日益严重,不仅在一些主要的海域、江河、湖泊检测到不同浓度的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在自来水中也有发现。自来水的水质污染源包括水源污染物质、自来水处理过程中及管网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如管道树脂、涂料渗出化学物质等)。通常为了防止铁质水管生锈,往往以环氧树脂作为保护膜,环氧树脂的材料就是双酚A。随着管材与自来水长期接触,双酚A便会从管材中逐步溶出。相关溶出实验结果表明,双酚A的单位面积最大溶出浓度为240μg/m2(用于水泥水槽的环氧树脂涂层),最低浓度为0.4μg/m2(焦油环氧树脂)。有研究对自来水处理过程中双酚A的分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氯气消毒过程中,双酚A可以产生多种副产物,其中还检测出了酚类聚合体。双酚A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急性毒理方面属于低毒物质,低浓度水平就能对动物和人体产生毒副作用,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人体产生慢性毒性。
近年来,不断有地表水、地下水甚至饮用水检出双酚A的报道,双酚A污染水体在很多国家已经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双酚A污染具有范围广、浓度低及长期存在的特点,因此除去水中的双酚A,还人民安全放心的饮用水已经是国家的当务之急!
近十几年来,水中的双酚A对人类的健康的影响已引起了世界上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对双酚A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总体而言,主要包括生物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处理法。
利用生物处理技术去除双酚A主要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应用。传统的生物处理法可将双酚A降解至几十或几百ng/L。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对普通活性污泥去除双酚 A的效果进行过研究,因实验条件及历时不同,双酚A的去除率在87%~99.8%之间。好氧条件和厌氧条件下对双酚A进行生物处理存在明显差异。相同浓度的双酚A好氧条件下去除率>90%,厌氧条件下去除率<10%。
双酚A的化学去除方法以氧化法为主,包括化学氧化、光化学氧化以及电化学氧化等等。化学氧化是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有效方法。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无机物和有机物,通过化学反应被氧化为微毒或无毒的物质,或者转化为容易与水分离的形态,从而达到处理的目的。常见的化学氧化方法由于氧化剂的不同分为臭氧、过氧化氢、高猛酸钾氧化等。目前国内外运用化学氧化法降解双酚A主要集中在臭氧、过氧化氢氧化。光降解法,目前对双酚A的光降解研究主要有二氧化钛光催化、光-Fenton氧化法。光催化氧化中常用的催化剂为TiO2,ZnO 等半导体材料。该技术在降解双酚A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上的研究颇多。在已经研究的催化剂中,TiO2(锐态型)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催化剂。TiO2的优点是能吸收太阳光谱中的弱紫外部分,氧化能力强,在较大pH范围内稳定性强。
光-Fenton法氧化双酚A是指在Fe2+、H2O2存在条件下,双酚A溶液经紫外光照射,被氧化,达到去除效果。有相关报道指出,光-Fenton法氧化双酚A,36h后转化为CO2的双酚 A达到90%。
近年来,电化学氧化法被应用到去除双酚A的研究中,且去除效果良好(90%)。电化学氧化法去除双酚A是以碳、铂等作阳极,利用伏安法技术,在外电流作用及中性溶液条件下,双酚A被氧化,在阳极形成薄膜,达到去除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太和洁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太和洁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20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