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口套安装边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1296.9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1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徐舟;宁雄;万坤;胡志星;叶才铭;杨建辉;郑学著;刘青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00 | 分类号: | B23B5/00;B23B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胡亮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口 安装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口套安装边的加工方法,包括:在棒料上粗车削成型出喷口套的筒体以及安装边上对应与筒体位于同一侧的第一端面,其中,第一端面为自棒料外周向中心渐厚形成的梯形面;在棒料上粗车削成型出安装边上与筒体位于相对侧的第二端面,其中,第二端面为自棒料外周向中心渐厚形成的梯形面,且第二端面的中央通过连接部与棒料的本体部连接;将连接部自第二端面的中央位置切断,使得第二端面与连接部分离。本发明通过先将喷口套安装边两侧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粗车削加工成梯形面,使得安装边从外周向中心的厚度渐增,可以增加安装边的刚性,切断过程对安装边的精度无影响,能够减小安装边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形,提高喷口套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喷口套安装边加工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喷口套安装边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喷口套是由棒料1加工制成,车削加工去除余量后,安装边15厚度薄,仅为1mm,宽度大,达17.8mm,且要求其两边的平行度不大于0.05mm。
目前喷口套安装边的加工方法较为落后,现有的加工方法通常是在棒料上将安装边的两个相对端面精车削成型后,再横向将喷口套自棒料切断,切断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在喷口套切断的过程中受到横向切削分力,安装边刚性差,易变形,最大变形量达0.2mm,其变形示意图如图1中虚线所示,导致喷口套的最终合格率小于30%。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口套安装边的加工方法,以解决安装边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喷口套安装边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在棒料上粗车削成型出喷口套的筒体以及安装边上对应与筒体位于同一侧的第一端面,其中,第一端面为自棒料外周向中心渐厚形成的梯形面;
步骤S200,在棒料上粗车削成型出安装边上与筒体位于相对侧的第二端面,其中,第二端面为自棒料外周向中心渐厚形成的梯形面,且第二端面的中央通过连接部与棒料的本体部连接;
步骤S400,将连接部自第二端面的中央位置切断,使得第二端面与连接部分离。
优选地,在步骤S200之后还包括:步骤S300,将第一端面精车削成型为最终平面。
优选地,在步骤S400之后还包括:步骤S500,将第二端面精车削成型为最终平面。
优选地,步骤S500包括:支靠喷口套的第一端面整面以定位喷口套,再精车削第二端面。
进一步地,步骤S100中,以预设深度在筒体的径向方向对棒料的第一端进行分层车削,且每一层相对于前一层在筒体的轴向方向回退第一预定距离,从而形成呈梯形的第一端面。
步骤S200中,以预设深度在筒体的径向方向对棒料的第二端进行分层车削,且每一层相对于前一层在筒体的轴向方向回退第二预定距离,从而形成呈梯形的第二端面。
进一步地,在沿径向方向进行每一层车削的过程中,在轴向方向进行分段车削。
进一步地,分段车削的过程中,沿轴向每车削第三预定距离后,退刀,直至整层车削完成。
进一步地,每一层相对于前一层在轴向方向回退的第一预定距离为0.1mm。
进一步地,每层车削的预设深度为1mm。
进一步地,步骤S100中,筒体具有第一直径A,棒料具有第二直径B,径向方向车削分层数n满足以下公式:n=(B-A)/2;筒体的自由端距第一端面的最外侧的垂直深度为L,分层车削时每一层沿轴向方向车削到安装边终点的距离Ln满足以下公式:Ln=L-0.1×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12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工件加工的自动化机床
- 下一篇:一种十字轴端面全自动研磨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