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组溶瘤痘苗病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10440.7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5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钱文斌;雷文;王世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7/01 | 分类号: | C12N7/01;A61K48/00;A61K35/76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黄欢娣;邱启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瘤 痘苗病毒 全长抗体 制备 肿瘤细胞 痘苗病毒基因组 痘苗病毒载体 病毒 抗肿瘤效果 特异性复制 恶性B细胞 激活T细胞 抑制T细胞 编码序列 病毒复制 病毒疗法 病毒治疗 高效表达 基因疗法 基因治疗 淋巴肿瘤 免疫应答 溶瘤病毒 杀伤能力 相关基因 胸腺嘧啶 异常增殖 有效结合 激酶 核苷 裂解 抑瘤 应用 复制 细胞 基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溶瘤痘苗病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病毒的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区包含SEQ ID NO.1所示的PD1全长抗体的编码序列。本发明将基因治疗的抑瘤效果与病毒治疗的溶瘤效应有效结合起来,制备了一种可高效表达PD1全长抗体基因的溶瘤痘苗病毒。在溶瘤病毒发挥溶瘤效应裂解肿瘤细胞的同时,大量表达PD1全长抗体,抑制T细胞表面PD1的活性,激活T细胞免疫应答,发挥双重的抗肿瘤效果。相对于单纯的基因疗法或者病毒疗法增强了其对恶性B细胞淋巴肿瘤的杀伤能力。采用病毒复制相关基因缺失的方式,缺失痘苗病毒基因组的TK区,确保病毒在异常增殖的肿瘤细胞内特异性复制,而在正常的细胞中则不能复制,大大增强了溶瘤痘苗病毒载体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学,免疫学和肿瘤学,涉及一种重组溶瘤痘苗病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占整个癌症患者的3-5%,每年有452,000新增患者。大于90%的成人患者来源于成熟的B细胞,提示B细胞淋巴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后又一种癌症治疗新方法。在各种癌症免疫治疗方法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近年来获得突出疗效的药物之一。免疫检查点是预防免疫系统过度激活的抑制性通路,在被激活的免疫细胞表面存在一些蛋白如CTLA4,PD1等在过度免疫反应时起到“刹车”作用,然而在肿瘤发生时,这些蛋白因过度表达而持久地为免疫系统发出抑制信号,从而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癌症的免疫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PD-1/PD-L1信号通路是阻断免疫检查点策略的最为重要的靶点之一。在肿瘤发生时可导致T细胞表达PD1,多种类型癌症的肿瘤侵润淋巴细胞(TIL)也表达PD-1。同时研究表明多种癌细胞高表达PD-L1,包括淋巴瘤,白血病,恶性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等。PD-1与癌细胞表面的PD-1配体(PD-L1或者PD-L2)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导致特异性T细胞耗竭或失能。
在B细胞淋巴肿瘤上,研究显示滤泡淋巴瘤(FL)的TIL和外周血T细胞上高表达PD1,且T细胞失能。另一方面,多种B细胞肿瘤,包括弥漫大B淋巴瘤(DLBCL),原发纵膈大B淋巴瘤(PMBCL)以及睾丸大B淋巴瘤上均大量表达PD-L1。因此,有效地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能够增强T细胞对B细胞淋巴肿瘤的杀伤。
新近,阻断免疫检查点的PD-1和PD-L1单抗和抑制剂已应用于I-III期临床研究。2015年6月,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PD-1单抗nivolumab作为一款治疗药物用于先前经过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I期临床研究表明,nivolumab治疗NSCLC患者的平均总生存期为14.9个月,1年和3年的生存率为42%和18%。
但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有其局限性:(1)多数病人不能获得持久的完全反应;(2)PD-1单抗治疗后约25-30%患者出现严重免疫相关副作用(irAEs);(3)PD-1/PD-L1通路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特点影响了PD-1单抗的疗效。联合治疗是克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局限性的主要研究方向。目前正在研究的策略包括抗PD-1单抗与放化疗、小分子靶向药物、其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溶瘤病毒联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04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