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医疗机械生产的插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310356.5 | 申请日: | 2017-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2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武永信;王利花;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益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江婷 |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医疗 机械 生产 插接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医疗机械生产的插接装置,有效的解决了针头上盖护套节奏太慢,效率低下,并且容易感染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转轴,转轴上套装有第一环形盘,第一环形盘上有第一凸轮槽,第一环形盘下端面上有第二凸轮槽;第一环形盘上套装有第二环形盘,第二环形盘的外缘面上开有槽口;第二环形盘上有推杆,推杆上有销钉,销钉可在第一凸轮槽内滑动;推杆下方有横杆,横杆的一端有滑动槽,推杆上有销钉,销钉可在第二凸轮槽内滑,槽口内有转杆,转杆下端有销钉,滑动槽套装在销钉上,本发明结构巧妙,有效的降低了感染的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进一步实现针头护套装配自动化提供了可能,有效保证了医疗用品的卫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机械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医疗机械生产的插接装置。
背景技术
注射器针头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加上护套,防止针头的损坏,也为了防止针头受到感染,由于没有相应的装置来自动进行插接件和受接件的装配,都是采用传统手工方式进行操作的。由于医疗器械的卫生状况要求严格,一般情况下,手工插接都是在无菌的净化车间中进行的,步骤繁琐,人为因素太多。
目前,市场上的针头上盖护套的步骤都是在无尘车间内靠人力完成,时常有员工扎伤手,该批次的产品都不能用了。手工操作的缺点在于:
1.在组装过程中难免会对插接件和受接件产生污染,使其附着上病菌,造成产品污染风险增加。
2.手工操作的装配速度低,工作效率低下,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
3.无菌的净化车间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此外对工人的健康、工作服装、日常维护也都有很高的要求,使得生产的成本增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医疗机械生产的插接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医疗机械生产的插接装置,有效的解决了针头上盖护套节奏太慢,效率低下,并且容易感染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竖直且可转动的转轴,转轴上套装有固定且不可转动的第一环形盘,第一环形盘上端面上有第一凸轮槽,第一环形盘下端面上有第二凸轮槽;
所述的第一环形盘上套装有水平且可随转轴转动的第二环形盘,第二环形盘的外缘面上开有多个贯通第二环形盘上下相通的槽口;第二环形盘上有多个与槽口一一对应且沿第二环形盘径向分布的推杆,推杆一端置于槽口内,推杆的另一端置于第二环形盘内侧,且推杆处于第二环形盘内侧部分上有销钉,销钉置于第一凸轮槽内,销钉可在第一凸轮槽内滑动;每个推杆下方有与推杆平行且可滑动的横杆,横杆的远离转轴的一端有竖直的滑动槽,横杆另一端置于第二环形板内侧,且横杆处于第二环形盘内侧部分上有销钉,销钉置于第二凸轮槽内,销钉可在第二凸轮槽内滑,构成第一环形盘的转动经第一凸轮槽和第二凸轮槽带动推杆和横杆反向转动的结构;
所述的槽口内有转杆,转杆转动固定在槽口内,转杆下端有销钉,滑动槽套装在销钉上,销钉可在滑动槽内滑动,构成横杆的左右滑动带动转杆的左右摆动的结构。
本发明结构巧妙,有效的降低了感染的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进一步实现针头护套装配自动化提供了可能,有效保证了医疗用品的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转轴、第一环形盘、第二环形盘、槽口、连接板、圆筒、推杆、横杆和滑动槽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剖视图。
图3为图2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5为图2中B-B剖视图。
图6为图2中C-C剖视图。
图7为图2中D-D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益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益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03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组件的液压拆卸返修装置
- 下一篇:便于拆装的滚槽机凸轮安装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