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馈电设备、天线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0137.7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4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肖伟宏;蔡丹涛;卢俊锋;王双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48;H01Q1/50;H01Q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肖庆武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馈电 设备 天线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馈电设备、天线及电子设备,属于通信领域。该馈电设备包括:移相器、合路器、跨接件。移相器具有第一腔体,合路器具有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邻接,并且移相器和合路器通过跨接件连接。本申请能够降低馈电设备的成本,减小馈电设备的信号损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馈电设备、天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天线是电子设备的重要部件之一,电子设备利用天线收发数据。其中,天线包括馈电设备和辐射单元等部件,馈电设备用于将需要发送的不同频段的电流信号转换成辐射单元要求的电流强度和相位的电流信号,辐射单元再将转换后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磁波信号辐射出去。
而现有的馈电设备结构体积较大,尤其是移相器和合路器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凑,馈电设备的损耗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小馈电设备的体积,减小馈电设备的信号损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馈电设备、天线及电子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馈电设备,包括:移相器、合路器、跨接件。移相器具有第一腔体,合路器具有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邻接,并且移相器和合路器通过跨接件连接,这样可以移相器与合路器之间的距离变短,进而使跨接件较短,从而减小馈电设备的体积,减小馈电设备的信号损耗。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馈电设备包括的移相器数目为M,M为大于1的整数,不同移相器具有的第一腔体为同一腔体。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馈电设备包括的移相器数目为M,M为大于1的整数,不同移相器具有的第一腔体为不同腔体。这样可以增加相邻两个移相器之间的隔离度,减小相邻两个移相器之间相互产生的信号影响。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不同移相器具有的第一腔体为不同腔体时,不同移相器具有的第一腔体上下并排放置或左右并排放置。具体的,不同第一腔体的上、下腔壁贴合;或者不同第一腔体的左、右腔壁贴合。其中,所述的贴合可以是部分贴合,也可以是全部贴合,即,不同的两个第一腔体的其中一个第一腔体的上腔壁的部分或者全部,与另一个第一腔体的下腔壁的部分或者全部贴合。或者不同的两个第一腔体的其中一个第一腔体的右腔壁的部分或者全部,与另一个第一腔体的左腔壁的部分或者全部贴合。其中,此处上下左右只是示例,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这样不同第一腔体之间更加紧凑,便于移相器和移相器之间的连接,以及移相器和合路器之间的连接,从而减少馈电设备的损耗。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馈电设备包括的合路器数目为N,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第j个合路器具有的第二腔体只有一个腔室,第j个合路器还包括M个支路单元,M个支路单元都对应同一个第二腔体,第i个移相器的第j个输出端和第j个合路器的第i个支路单元通过跨接件连接,i=1、2……M。这样可以节约腔体的数量,从而减少馈电设备的体积,便于馈电设备的小型化。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馈电设备包括的合路器数目为N,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第j个合路器的第二腔体包括M个腔室,第j个合路器还包括M个支路单元,M为大于1的整数,j=1、2……N;第j个合路器的第i个支路单元与第i个腔室一一对应,第i个移相器的第j个输出端和第j个合路器的第i个支路单元通过跨接件连接,i=1、2……M。这样可以增加相邻两个合路器之间的隔离度以及增加同一个合路器的支路单元之间的隔离度,从而提高该馈电设备的性能。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腔体的M个腔室上下并排放置或右右并排放置。具体的,相邻两个腔室的腔室壁全部或者部分贴合。这样容易使合路器的每个腔室相邻且连接,使得合路器得结构更加紧凑,便于合路器与合路器,以及合路器与移相器的连接,从而降低了馈电设备的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01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终端及实现天线调控的方法和天线调控装置
- 下一篇:多频多天线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