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浮式的蛙泳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09066.9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6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冯政;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甚若空游(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69/10 | 分类号: | A63B6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浮 蛙泳 训练 装置 | ||
1.一种悬浮式的蛙泳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模拟真实水体环境,包括训练固定支架(1)、所述训练固定支架(1)为长方体形框架结构,所述训练固定支架(1)上顶面上的前后两边框之间连有顶部固定横梁(6),所述固定横梁(6)的前部设置有头部训练总成(4)和手部训练总成(5),所述训练固定支架(1)的中部设置有腹部训练总成(3),所述固定横梁(6)的后部设置有腿部训练总成(2),所述腿部训练总成(2)包括腿部运动轨迹滑道(14)、所述腿部运动轨迹滑道(14)设置在所述顶部固定横梁(6)上,所述顶部固定横梁(6)上且位于所述腿部运动轨迹滑道(14)前端设置有腿部变向轴(18),腿部竖直连接杆(17)的上端与所述腿部运动轨迹滑道(14)滑动连接,所述腿部运动轨迹滑道(14)的下端固定连有脚腕扣环(16),所述训练固定支架(1)的上顶面上的后边框上设置有第一滑轮(13),腿部预紧力配重块(15)使用绳索绕过所述第一滑轮(13)后再经过腿部变向轴(18)与所述腿部竖直连接杆(17)的上端连接;所述手部训练总成(5)包括手部运动轨迹滑道(28),所述手部运动轨迹滑道(28)设置在所述顶部固定横梁(6)上,手部竖直连接杆(32)的下端与手部固定环(27)固定连接,所述手部竖直连接杆(32)的上端与所述手部运动轨迹滑道(28)滑动连接;所述训练固定支架(1)的上顶面上的后边框上设置有第二滑轮(30),手部预紧力配重块(31)使用绳索经过所述第二滑轮(30)与所述手部竖直连接杆(32)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顶部固定横梁(6)上且位于所述手部运动轨迹滑道(28)前端设置有手部变向轴(29),所述顶部固定横梁(6)上且位于所述手部运动轨迹滑道(28)后方设置有颈部调节滑轮(25),颈部绷带(26)经过所述颈部调节滑轮(25)用绳索经过所述手部变向轴(29)与所述手部竖直连接杆(32)上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的蛙泳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固定支架(1)左右侧面上的竖向边框之间分别连有第一承重横梁(7)和第二承重横梁(12),所述腹部训练总成(3)包括腹部支撑板(3),所述腹部支撑板(3)上设置有腹部扣环(23),第一拉紧弹簧(18)和第三拉紧弹簧(22)的一端与所述腹部支撑板(3)的左侧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承重横梁(7)可拆卸连接;第二拉紧弹簧(21)和第四拉紧弹簧(24)的一端与所述腹部支撑板(3)的右侧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承重横梁(12)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的蛙泳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运动轨迹滑道(14)与所述顶部固定横梁(6)之间为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的蛙泳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运动轨迹滑道(28)与所述顶部固定横梁(6)之间为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的蛙泳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固定支架(1)前后面上的两个竖向边框之间分别连有第二加固横梁(11)和第一加固横梁(9),所述顶部固定横梁(6)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加固横梁(9)和第二加固横梁(11)之间分别连有第一滑索轨道(8)和第二滑索轨道(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甚若空游(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甚若空游(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906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排球比赛显示方法及气排球比赛系统
- 下一篇:一种运动数据监测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