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速食羊肉汤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8706.4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2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玉祥 |
主分类号: | A23L23/00 | 分类号: | A23L23/00;A23L5/00;A23L5/1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45106 | 代理人: | 黎明天 |
地址: | 530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食 羊肉汤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速食羊肉汤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羊肉有山羊肉、绵羊肉、野羊肉之分。古时称羊肉为羖肉、羝肉、羯肉。它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最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深受人们欢迎。现在,人们经济富余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羊肉也丰富了,但是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工作压力大了,在更需要补充营养的时候,却没有时间熬制羊肉汤了,成为目前人们的一大矛盾。另外,走亲串友,看望病人,有心送羊肉汤,却苦于没有时间熬制。羊肉汤熬制时间短了,产品没营养,羊肉汤风味也出不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速食羊肉汤的制备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速食羊肉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熬汤前预处理:用清水浸泡羊骨,并用清水漂洗羊肉,然后用刷子去羊毛,漂洗2至3次;
(2)去羊骨血沫:将清水加入生铁锅中,开猛火炉加压,将清洗好的羊骨放入锅中,加热至沸腾状后15-25min后去掉血沫;
(3)去羊肉和羊杂血沫:将漂洗好的羊肉、羊杂一并放入锅中,加热至沸腾状后保持15-25min去掉血沫;将生姜、胡椒和山奈按比例加入熬煮工具进行熬制,在熬制过程中翻动羊肉和羊杂,进一步去掉血沫;
(4)熬煮:待熬煮2-3小时时,捞起煮熟的羊肉,晾干;捞起煮熟的羊杂,在冷水中进行浸泡降温,然后晾干;待熬煮3-3.5小时时,捞起羊骨,去除羊骨上的肉,然后将清理后羊骨及时放入没有煮好的羊肉、羊杂中继续熬煮;
羊肉汤熬制4-5小时即可,将汤打在桶里装好,留三分之一原汤在锅中,放清水继续熬制;
(5)二次烹饪:煮熟的羊肉、羊肚、羊肠晾冷后切片,先将羊油在炒锅中升温,然后加入生姜,将羊肉和羊杂混和倒入锅内进行爆炒,尽量将水分爆干,再将原汤倒入锅内熬制,去掉血沫,放入味精和香葱或香菜即可;
(6)将步骤(5)中的调制汤液晾凉后,分份装入能够加热的杯筒中,然后用真空封口机封口,进入速冻隧道,在-35℃的环境中迅速速冻至中心温度达到-18℃以下,装箱入库即为成品。
所述的羊杂包括羊肠、羊肚、羊心肺和羊头。
所述的煮熟的羊肉必须晾冷后切片,片宽2-3厘米,长度6-7公分,羊肚的宽为1-2公分,长6-7公分,羊肠2-3公分。
所述的二次烹饪步骤中原汤须分三次加入锅中,第一次加入三分之一的原汤,用猛火熬制2-3分钟,二次加入三分之一的原汤,熬制1-2分钟,三次加入剩余的三分之一的原汤,熬制2-3分钟。
所述的去羊骨血沫步骤中,加入的羊骨与水的重量份分别为:羊骨20-25份,水150-200份。
所述的去羊肉和羊杂血沫步骤中,加入的羊肉和羊杂与水的重量份分别为:水150-200份、羊肉和羊杂80-100份。
所述的去羊肉和羊杂血沫步骤中,所加入添加的生姜的重量份为0.8-1.2份、胡椒0.08-0.1份;山奈为5-7颗。
所采用的原料为放养或圈养的,以草食为主料,粮食为辅料的宰杀后的马山黑山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是在传统羊肉汤熬制的基础上,利用速冻加工技术,保持了羊肉汤中的鲜美味道,本发明的羊肉汤简单加热即可食用,方便快捷,而且满足了人们对羊肉新鲜美味的需求,保持了羊肉汤中的营养成分,采用的马山黑山羊羊肉,肉质细嫩,膻味低、风味独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采用直径为70公分的生铁锅并加围30公分高,以重量份计,准备宰杀好的羊骨20份、水150份、肉杂合计80份,生姜0.8份、胡椒0.08份、山奈5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玉祥,未经杨玉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87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