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盗防丢失手机系统、身份识别固件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08686.0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4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原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原敏虎 |
主分类号: | H04M1/72403 | 分类号: | H04M1/72403;H04L29/08;H04L29/06;H04W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吕学文;朱红涛 |
地址: | 048017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丢失 手机 系统 身份 识别 及其 应用 | ||
1.一种防盗防丢失手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通过硬件加密限制遗失手机价值;且通过限制遗失手机价值换取捡取人的联系方式和身份信息;所述系统包括:
手机硬件,设置有编码;
与手机硬件对应的SIM卡;
身份识别固件和云端服务器,所述身份识别固件用于读取手机硬件的编码和与手机硬件对应的SIM卡的信息后上传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身份识别固件的编码和所述信息后进行验证,若通过验证,则指示身份识别固件启动全部手机硬件,若验证不通过,则云端服务器向身份识别固件发出更换其它SIM卡的提醒和发出完成身份验证的邀请;所述身份识别固件还用于读取手机硬件的编码、所述其它SIM卡的信息和身份验证信息后上传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身份识别固件的手机硬件的编码、其它SIM卡信息和身份验证信息后通过验证,并指示身份识别固件启动至少部分手机硬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硬件包括选自电池、相机、处理器、闪光灯、指纹识别器、内存、扬声器或WiFi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服务器还用于接收SIM卡的挂失信息后向所述身份识别固件发送停用手机硬件的指令;
所述身份识别固件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云端服务器的停用手机硬件的指令后停用手机硬件。
4.一种采用身份识别固件进行手机防盗防丢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读取手机硬件的编码;
读取与手机硬件对应的SIM卡的信息;
将所读取的手机硬件的编码和与手机硬件对应的SIM卡的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
接收云端服务器所发送的所述手机硬件的编码和与手机硬件对应的SIM卡的信息通过验证的信息,向所述全部手机硬件发送启动指令;
接收云端服务器所发送的所述手机硬件的编码和与手机硬件对应的SIM卡的信息未通过验证的信息,以及接收云端服务器发出的更换其它SIM卡的提醒和发出完成身份验证的邀请;
读取其它SIM卡的信息;
获取身份验证信息;
将所读取的手机硬件的编码、其它SIM卡的信息和身份验证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
接收云端服务器所发送的所述手机硬件的编码、其它SIM卡的信息和身份验证信息通过验证的信息,向所述至少部分手机硬件发送启动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硬件包括选自电池、相机、处理器、闪光灯、指纹识别器、内存、扬声器或WiFi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云端服务器因接收SIM卡的挂失信息后所发送的停用手机硬件的指令后停用手机硬件。
7.一种用于手机防盗防丢失的身份识别固件,其特征在于,该身份识别固件包括:
编码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手机硬件的编码;
第一SIM卡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读取与手机硬件对应的SIM卡的信息;
第一上传模块,用于将所读取的手机硬件的编码和与手机硬件对应的SIM卡的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
第一启动指令发送模块,用于接收云端服务器所发送的所述手机硬件的编码和与手机硬件对应的SIM卡的信息通过验证的信息,向所述全部手机硬件发送启动指令;
验证要求模块,用于接收云端服务器所发送的所述手机硬件的编码和与手机硬件对应的SIM卡的信息未通过验证的信息,以及接收云端服务器发出的更换其它SIM卡的提醒和发出完成身份验证的邀请;
第二SIM卡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读取其它SIM卡的信息;
身份验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身份验证信息;
第二上传模块,用于将所读取的手机硬件的编码、其它SIM卡的信息和身份验证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
第二启动指令发送模块,用于接收云端服务器所发送的所述手机硬件的编码、其它SIM卡的信息和身份验证信息通过验证的信息,向所述至少部分手机硬件发送启动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原敏虎,未经原敏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868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