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园林施工排水管道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8475.7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金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博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于晓霞;于洁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园林施工 排水管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林施工排水管道,包括进水管道、管道主体、滑动卡槽和压力分散层,所述进水管道的两端安装有第一限位杆,且第一限位杆的末端和第一安装架相连接,所述管道主体固定于进水管道的末端,且管道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端和防护板相连接,所述防护板的中部通过缓冲柱和固定架相固定,所述滑动卡槽开设于管道主体的外壁两侧,且管道主体的中部镶嵌有记录板,所述记录板的外侧安装有连接架,所述管道主体的右端连接有出水管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园林施工排水管道,在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的外侧均固定有限位杆,能够对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的位置进行限定,减少使用时产生的晃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排水管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园林施工排水管道。
背景技术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 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 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 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传统 “礼乐”文化影响很深。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作为载体衬托出 人类主体的精神文化。
园林具有很多的外延概念:园林社区、园林街道、园林城市(生态城市)、 国家园林县城等等。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对于园林有着迫切的功能性 和艺术性的要求。对于我们现代的生活和未来的人民发展方向有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园林古建筑不但能很好的继承了传统文化,也对城市绿化和环境 保护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园林中通常需要对施工的废水进行排除,现有排水管道结构较为单一, 使用时不能够对管道外侧进行防护,并且流通水源稳定性不佳,易混含较多 杂质造成管道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施工排水管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 提出的现有排水管道结构较为单一,使用时不能够对管道外侧进行防护,并 且流通水源稳定性不佳,易混含较多杂质造成管道堵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施工排水管道, 包括进水管道、管道主体、滑动卡槽和压力分散层,所述进水管道的两端安 装有第一限位杆,且第一限位杆的末端和第一安装架相连接,所述管道主体 固定于进水管道的末端,且管道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 端和防护板相连接,所述防护板的中部通过缓冲柱和固定架相固定,所述滑 动卡槽开设于管道主体的外壁两侧,且管道主体的中部镶嵌有记录板,所述 记录板的外侧安装有连接架,所述管道主体的右端连接有出水管道,且出水 管道的两端固定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通过第二安装架和管道主体 相连接,所述管道主体的内壁四周镶嵌有卡扣,且管道主体的内壁设置有防 裂圈,所述压力分散层固定于管道主体的内部两端,且压力分散层的外壁镶 嵌有导流颗粒,所述管道主体内部上下两端固定有紊流片,且紊流片的内侧 设置有流通腔,所述进水管道的内圈固定有杂质筛网,且杂质筛网的内侧开 设有流通口,所述防护板的两端通过滑动块和滑动卡槽相连接,且滑动块的 外侧设置有锁紧块,所述连接架的中部连接有调节轴,且调节轴的内侧固定 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杆和进水管道之间呈垂直状结构,且第一限位杆 通过螺母和第一安装架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道和管道主体之间为一体化设计,且进水管道的直 径小于管道主体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呈拱形状结构,且防护板通过滑动块和滑动卡槽构 成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为三段式结构,且连接架的中部长度小于连接架两 侧长度。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道的直径和进水管道的直径相等,且出水管道的内 侧呈螺旋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扣设置有四个,且卡扣关于管道主体中轴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导流颗粒呈中空状结构,且导流颗粒均匀分布在压力分散 层的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博,未经金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84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