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锦棉梭织物活性酰胺染料一浴法染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7790.8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0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梅;孙志强;赵庭华;莫健;冯永和;莫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金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38 | 分类号: | D06P1/38;D06P1/00;D06P3/85;D06P5/02;D06M15/643;D06L4/13;D06L4/12;D06M101/06;D06M101/34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肖茂才 |
地址: | 52830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锦棉梭 织物 活性 染料 一浴法 染色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染色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锦棉梭织物活性酰胺染料一浴法染色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坯布准备→冷堆前处理→平洗→染色配方设计→溢流染色→开幅→烘干→定型→成品检验。该锦棉梭织物活性酰胺染料一浴法染色的方法成功应用于大生产,不仅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染色效果稳定,而且省时节能,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该新工艺方法成为公司及染整业界的推广示范项目,为公司染整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良好的楷模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染色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锦棉梭织物活性酰胺染料一浴法染色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纵所周知,锦/棉织物因汇聚两种纤维的优点,既保持了棉的透气性、吸湿性和穿着舒适性的优点,又具有锦纶的耐疲劳性而表现出坚挺的身骨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一种国际流行的时尚面料,市场前景良好。但由于锦纶纤维与棉纤维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能相差较大.其染整工艺较为复杂,染色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一直以来,锦/棉织物浸染均采用先染棉再套染锦纶的活性/酸性、活性/中性等二浴法染色工艺,但该类染色工艺存在流程长、耗时多、耗能高、染料易沾色、织物易受损伤、弹性差、成本高、产能低等,大大降低了锦/棉织物的市场竞争力。因此,锦/棉一浴法染色工艺一直是染整技术人员关注探讨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该方法减少工艺流程,减少水电汽能耗,减少染色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且较高的上染率,具有良好的染色牢度;由于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质量可控性,染色重现性好,产品质量稳定的一种锦棉梭织物活性酰胺染料一浴法染色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锦棉梭织物活性酰胺染料一浴法染色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坯布准备:
配布前检查布与卡是否相符,使配布米数与流程卡要求的米数一致,配布时实行一卡一车,在生产流程卡上作单疋数量细码记录;
(2)冷堆前处理:
前处理助剂配方设计及配制:
a)前处理助剂的设计:双氧水:2~8g/l;多功能精炼剂CPA-3:5~12g/l;氧漂稳定剂A17:8~12g/l;裂解剂E8:3~4g/l;络合剂TX-150:0~4g/l;SK菜卡用乳化精炼剂:5~10g/l;烧碱:6~60g/l;
b)前处理助剂的配制与输送方法:
1、助剂自动配送系统:通过ERP管理系统自动读取料单,电脑辅助精确称料,可将助剂从仓库传送系统快速输送至化料间,按配方进行高速循环和机械搅拌结合,助剂经配送单元输送到指定的机台;
c)前处理助剂必须具备以下性能:
具有较好的耐碱性、渗透性能,前处理后织物毛效、白度、光泽达到较佳工艺效果,对织物的强力损失小;环保,不含甲醛、APEO相关禁用物质,易生物降解;要有一定的稳定性,长期存放可以保持相对稳定;
d)冷堆前处理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
进布→平幅浸轧工作液(二浸二轧)→卷绕→薄膜包覆→冷堆;
车速60~70米/分钟,轧余率为60%~65%,室温下堆置20~24小时,整个放置时间保持卷装缓慢转动;
(3)汽蒸平洗:
采用江苏红旗印染机械有限公司LMH020-200煮漂联合机进行汽蒸平洗。汽蒸平洗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
平幅进布→三格85℃度热水洗→汽蒸105℃,45-60min→五格89~92℃度热水洗→三柱烘筒烘干,测pH值7.5~8.5;
(4)染化料选用及配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金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金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77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电池智能管理系统
- 下一篇:内窥镜可调控式操作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