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操作鞘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7272.6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8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忠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操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医用体腔管道置入器,更具体来说,是一种医用操作鞘。
背景技术
内镜操作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损伤性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在操作前,常需借助一种操作鞘提前建立足够大的通道,再通过操作鞘内部的腔道进入体内进行操作。
目前,常用的通道建立的方法为外扩张式,即首先置入一根细的导丝作为引导物,再沿着这根导丝置入管腔大小固定的鞘管,然后退出导丝,通道构建完成。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其一,由于鞘管包绕在导丝外,在沿导丝放置鞘管时,鞘管壁与人体组织直接摩擦,容易造成组织损伤;其二,鞘管直径较大,强行大幅度扩张人体腔道和组织,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很大。
现有也有通过气囊的膨胀和缩小来调节操作鞘的管径,以减轻置管或拔管造成的痛苦和损伤,然而该种方法由于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给气囊充气,从而需要额外添置充气设备,如此不仅操作较繁琐,而且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操作鞘,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通过气囊的膨胀和缩小来调节操作鞘的管径导致操作繁琐、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操作鞘,其包括连接机构、固定结构和呈圆弧状的鞘壁;
所述鞘壁和所述连接机构的数量相等、且均为两个以上;
所述鞘壁和所述连接机构两者依次交错、且首尾连接形成管状结构;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壁和所述第二连接壁、且两者均呈圆弧状;所述鞘壁包括位于连接机构一侧的第一鞘壁和位于连接机构另一侧的第二鞘壁;所述第一连接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壁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鞘壁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鞘壁的一端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医用操作鞘在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壁和所述第二连接壁两者在所述固定结构的作用下保持相对张开,使所述管状结构呈圆管状;所述医用操作鞘在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壁和所述第二连接壁两者相对向所述管状结构内部闭合。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医用操作鞘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因为连接机构的第一连接壁和第二连接壁两者相对向管状结构的内部闭合或向管状结构的外部相对张开,即可改变操作鞘的管径,以减轻置管或拔管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和损伤,并且由于无需使用气囊和给气囊充气的充气设备,从而操作效率较高,成本较低。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操作鞘在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简图;
图2是图1中医用操作鞘在第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医用操作鞘在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简图;
图4是图3中医用操作鞘在第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机构的第一连接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机构的第一连接壁与第二连接壁两者相对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图6中连接机构的医用操作鞘在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连接机构的第一连接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连接机构的第一连接壁与第二连接壁两者相对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图9中连接机构的医用操作鞘在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医用操作鞘在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鞘壁;11、第一鞘壁;12、第二鞘壁;100、医用操作鞘;2、连接机构;21、第一连接壁;211、凹槽;212、滑槽;213、卡槽;22、第二连接壁;221、挂钩;3、转轴;4、滑块;5、减薄凹槽;6、薄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忠,未经陈永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72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消化道通路建立的磁复合装置
- 下一篇:腔镜关节镜下薄膜释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