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主式物联集中器及数据自主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6259.9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0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云;徐曦;何频捷;王志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长云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H04W4/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王鸿远 |
地址: | 410013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中器 自主式 物联 传感器 采集数据 服务器 开启信号 上位机 发送 数据处理模块 下行通信带宽 周期控制模块 采集 筛选 工作运行 数据采集 传输 主动式 位机 预设 判定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主式物联集中器及数据自主传输方法,该自主式物联集中器,包括:周期控制模块,用于周期性的向多个传感器分别发送采集开启信号;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各传感器发回的采集数据,并根据预设的判定表达式对各采集数据分别进行筛选,通过筛选的多个采集数据发送至上位机或服务器。本发明的自主式物联集中器对传感器发送采集开启信号,实现了自主式物联集中器对传感器的主动式数据采集,减轻了上位机或服务器的工作运行压力,同时减少了上位机或服务器至自主式物联集中器的下行通信带宽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集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主式物联集中器及数据自主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物联网上部署了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在物联网中的传感器采集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应用服务器或上位机或服务器,实现物联网中的具体应用。
图1为传统的物联网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统的多个传感器信息采集模式是通过上位机或服务器或应用服务器直接对每个传感器进行单独的控制采集操作,同时分别接收其感应信息。
当前在物联网或传感网的应用过程中,由于信息感知现场存在大量的传感器,因此通常需要在信息感知现场布置一物联集中器或数据集中器,其主要功能是对多个现场传感器数据进行整合汇聚再转发传输至远端上位机或服务器。图2为设置有物联集中器的物联网示意图。
当前物联集中器具有以下缺陷:
在功能上仅仅针对上位机或服务器及传感器之间的数据进行简单转发,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仍需要上位机或服务器进行控制,实现其被动式采集,这占用了上位机或服务器至物联集中器间的大量通信带宽,同时增加了上位机或服务器的工作压力;
缺乏自主数据处理能力,不能对传感器采集数据进行自主的判定过滤,将冗余数据、累赘数据和垃圾数据都一并直接上传至上位机或服务器,这些数据的甄别、处理都集中在上位机或服务器,增加了上位机或服务器的处理压力;
不能自主指定传感器采集数据的目的去向,需要上位机或服务器主动通过物联集中器单独与每个传感器之间建立点对点的通信链路,物联集中器只是起存储转发的作用。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控制传感器采集传输数据并筛选上传至上位机或服务器的自主式物联集中器及数据自主传输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自主式物联集中器,包括:
周期控制模块,用于周期性的向多个传感器分别发送采集开启信号;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各传感器发回的采集数据,并根据预设的判定表达式对各采集数据分别进行筛选,通过筛选的多个采集数据发送至上位机或服务器。
判定表达式为:
其中,F(Vi)为判定因式,Vi为第i个传感器端口的采集数据,Wi为第i个传感器端口的判定输出数据。
通过采集数据Di与固定阈值G进行大小比较来判断采集数据是否需要上传至上位机或服务器,判定因式为:
或
通过当前采集数据Dn与上一个周期的采集数据Dn-1的计算与变化阈值B进行比较来判断采集的采集数据是否需要上传至上位机或服务器,判定因式为:
或
判定因式为:
或中任一和
或中任一的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长云,未经李长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62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控制扫地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基于GPRS网络的智能家居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