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高效溶磷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5613.6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3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吴云;刘路路;成金华;张亚丽;赵永波;王锦贵;潘梅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灌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连云港恒奥达肥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222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高效 溶磷复混 肥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高效溶磷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溶磷菌5%~20%、辅助生产基质40%~45%、复合肥40%~45%,述的辅助生产基质含有:柠檬酸渣10%~30%、糠醛渣10%~30%、煤炭灰10%~30%、麸片35%~45%,所述的柠檬酸渣中含有50%~70%的氧化钙,所述的糠醛渣含有:有机质60%~70%、腐殖酸10%~15%、磷素5%~25%,制备方法为:将溶磷菌、辅助生产基质、复合肥混合在一起,搅拌混合均匀即可。本发明具有含菌量高、溶磷能力强、遗传性质稳定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土壤高效溶磷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磷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不仅参与植物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成,还以各种途径参与植物体内的许多代谢过程,从而决定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通常土壤中的磷可以分为无机磷和有机磷两大类。土壤有机磷的变幅很大,可占表土全磷的20%~80%,有机磷主要是磷酸肌醇、磷脂和核酸、还有少量的磷蛋白、磷酸糖,主要存在于土壤有机物中;土壤中无机磷是指原生的矿物态磷和次生的磷酸盐,以及以不同方式吸附在有机质和矿质粘粒表面的磷。土壤无机磷大致可分为水溶态、吸附态和矿物态三类,几乎以上的无机磷以矿物态存在。石灰性土壤中以磷酸钙盐为主,酸性土壤中则以磷酸锅和磷酸铁占优势。酸性土壤特别是酸性红壤中,由于大量游离氧化铁的存在,很大一部分磷酸铁被氧化铁薄膜包裹成为闭蓄态磷,使磷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在我国南方的红壤和砖红壤旱地中,各形态磷的含量:磷酸铁盐>磷酸铝盐>磷酸钙盐。虽然磷酸铝盐在土壤中的含量不高,但铝盐对南方酸性旱地土壤有效磷和植物吸收磷的贡献最大,同时钙磷的有效性也较高,二者是作物有效磷的主要来源。磷酸铁盐在酸性土壤中含量较多,并且风化程度越高的土壤铁磷的含量越高,酸性土壤中磷酸铁盐可以分为非晶质、晶质及闭蓄态三种化合物,其活性随着结晶程度的增高而降低。闭蓄态磷是被氧化铁薄膜包被的磷酸盐,其对作物的有效性极低,只能作为潜在磷源。
我国北方石灰性土壤的无机磷以磷酸钙盐为主,平均约占土壤无机磷的80%以上。而磷酸盐盐中又以磷酸十钙为主,约占钙磷的的70%左右,磷酸八钙占10%,磷酸二钙占1%,闭蓄态磷占总无机磷的,磷酸铁盐和磷酸铝盐各占无机磷的4~5%。土壤中不同形态无机磷的有效性相差很大,磷酸二钙容易被作物吸收,是主要的有效磷;磷酸八钙和磷酸铝盐的有效性较磷酸铁盐强,可以作为作物第二有效磷源;而闭蓄态磷和磷酸十钙有效性最差,只能作为潜在的磷源。
磷是生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施用磷肥一直是保证农业生产增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大量研究表明作物根际存在大量溶磷菌,能使土壤中难溶性或不溶性的磷转化为易于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磷,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减少土壤对磷酸盐的吸附固定,避免磷肥过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从土壤中筛选高效溶磷菌生产微生物肥料,以减少磷肥施用量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磷肥利用率低、存在环境污染的缺陷,提供一种土壤高效溶磷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高效溶磷复混肥料,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溶磷菌5%~20%、辅助生产基质40%~45%、复合肥40%~ 45%。
作为优选,按照质量百分比,所述的辅助生产基质含有:柠檬酸渣10%~30%、糠醛渣10%~ 30%、煤炭灰10%~30%、麸片35%~45%。
作为优选,按照质量百分比,所述的柠檬酸渣中含有50%~70%的氧化钙。
作为优选,按照质量百分比,所述的糠醛渣含有:有机质60%~70%、腐殖酸10%~15%、磷素5%~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灌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连云港恒奥达肥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灌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连云港恒奥达肥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56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