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的雨伞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4903.9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8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丽;陈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文硕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25/18 | 分类号: | A45B25/18;A45B25/00;B05D7/04;B32B37/12;B05B7/02;C08L23/06;C08L1/12;C08K5/11;C08K5/526;C08K5/524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伞骨 推杆 雨伞 伞面 灯罩 连接杆 改良 铰接 伞柄 菱形 灯罩外部 红色灯光 指引功能 雨具 不吸水 折射面 均布 吸水 电池 司机 制作 制造 发现 | ||
1.一种改良的雨伞,包括伞柄、伞骨中棒、套设在伞骨中棒上的推杆和固设在伞骨中棒上的骨架,骨架上固设有伞面;伞骨中棒的下部固设在伞柄上,伞骨中棒上部固设在骨架上,骨架上铰接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一端与推杆相铰接,所述的推杆内固设有电池;所述的伞骨中棒的顶端固设有红色的指引灯罩,所述的指引灯罩内固设有红色灯光的LED灯一;所述的指引灯罩外部具有若干均布的菱形折射面;所述的推杆的截面呈圆环状,推杆内圈上部固设有与电池相连接的电源触头,所述的LED灯一的下部设置有与电源触头相对应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面采用双层防水结构,内层采用涤纶;外层采用复合材料;外层表面喷涂有超双疏涂层;内层与外层通过交联剂复合;所述的复合材料按重量比由以下成分构成:聚乙烯65-73%、木浆醋酸纤维素25-28%、柠檬酸三乙酯2-3%、季戊四醇双亚磷酸二(2,4-二特丁基苯基)酯2-3%、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1-2%,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双疏涂层按重量比由以下成分构成:聚氨酯树脂70-75%、聚四氟乙烯23-29%、修饰剂1-2%,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按重量比由以下成分构成:环氧树脂乳液50-60%、硫酸钡25-28%、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15%、硬脂酸钠3-4%、磷酸三丁酯6-8%、醋酸乙烯酯1-2%,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修饰剂为环氧丙烷。
5.根据上述中的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改良的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改良的雨伞及其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外购原料,外购伞骨中棒、推杆、骨架和涤纶;b、伞柄制作,通过注塑机一体成型;c、复合材料制作,通过薄膜机按照聚乙烯65-73%、木浆醋酸纤维素25-28%、柠檬酸三乙酯2-3%、季戊四醇双亚磷酸二(2,4-二特丁基苯基)酯2-3%、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1-2%成分混合加热成型;d、伞面制作,将外层和内层材料通过复合机进行复合;然后在外层上喷涂超双疏涂层,最后进行裁剪缝合呈伞面;e、组装,将以上半成品组装成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良的雨伞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复合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转动设置有辊筒一和辊筒二,辊筒一和辊筒二相互平行,辊筒一位于辊筒二的正上方,辊筒二通过电机一驱动,所述的辊筒一通过升降机构固设在机架上;所述的辊筒二一侧设置有震荡台,所述的震荡台一侧设置有支杆一,支杆一上转动设置有辅助辊筒一,所述的震荡台相对另一侧固设置有支杆二,支杆二上转动设置有辅助辊筒二;所述的辊筒二的相对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放置材料的辊筒三和辊筒四;所述的辊筒二与辊筒四之间设置有用于喷洒胶水的喷胶机构;所述的震荡台远离辊筒二一侧设置有收卷筒,收卷筒通过电机二驱动,收卷筒通过一收卷机构固设在机架上;所述的震荡台与收卷筒之间依次设置有用于喷涂超双疏涂层料的喷涂装置和用于烘干双疏涂层料的烘干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改良的雨伞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和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固设在机架上,液压缸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升降架固设在液压缸的输出轴端部,所述的辊筒一以周向转动且轴向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升降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改良的雨伞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震荡台包括若干震动块,震动块呈长方体状,所述的震动块平行排列,震动块与震动块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震动块部具固设有震荡器,所述的震动块下部设置有固定台,所述的震动块两端均通过减震机构与固定台相连;所述的减震机构包括上连接块、下连接块和弹簧,所述的下连接块上开设有插入上连接块的插入孔,所述的上连接块通过弹簧与下连接块的插入孔底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文硕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海宁文硕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49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