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波段自切换双向射频前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4324.4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2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401 | 分类号: | H04B1/401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付长杰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发信机 发射滤波器 接收滤波器 放大芯片 宽带功率 低噪放 发射通道 功率放大 接收通道 射频前端 双向射频 芯片 开关切换电路 输出端连接 输入端连接 发射状态 发送信号 监测电路 接收状态 输出端 输入端 后段 | ||
1.一种S波段自切换双向射频前端,其特征在于该射频前端用于与收发信机连接,在所述收发信机处于发射状态时,实现功率放大,与收发信机一起实现发送信号;并同时在收发信机处于接收状态时,实现自主切换,进行功率放大后,再与收发信机一起实现接收信号;
该射频前端包括接收通道、发射通道、监测电路和自主开关切换电路;所述接收通道包括低噪放芯片和接收滤波器,接收滤波器位于低噪放芯片前段,接收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低噪放芯片的输入端;所述发射通道包括宽带功率放大芯片和发射滤波器,发射滤波器位于宽带功率放大芯片后段,发射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宽带功率放大芯片的输出端;
所述自主开关切换电路包括电平转换电路、第一射频开关和第二射频开关;第一射频开关设于接收滤波器的前段、发射滤波器的后段,且第一射频开关还连接有过电压式防击穿电路,第一射频开关的控制端通过天线端口连接系统天线;第二射频开关设于宽带功率放大芯片的前段、低噪放芯片的后段;第一射频开关和第二射频开关同时与电平转换电路的接收控制端和发射控制端连接,第一射频开关的输入端和控制端分别接收滤波器的输入端和发射滤波器的输出端;第二射频开关的输入端和控制端分别低噪放芯片的输出端和发射滤波器的输入端;
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的射频监测输入端连接监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监测电路与收发信机连接,当收发信机处在发射状态时,监测电路用于将发射模拟信号耦合,检测输出电压控制信号给电平转换电路,此时电平转换电路用于产生开关切换信号控制第一射频开关和第二射频开关,使两个射频开关处于发射状态,从而使发射通道工作,接收通道不工作;当收发信机处在接收状态时,监测电路无耦合信号输出,此时电平转换电路用于切换第一射频开关和第二射频开关,使两个射频开关处于接收状态,从而使接收通道处于接收状态,发射通道不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波段自切换双向射频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功率放大芯片为串联的两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波段自切换双向射频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滤波器前段还连接有偏置电路,所述低噪放芯片内置有限幅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S波段自切换双向射频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幅器由两个二极管反向并联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S波段自切换双向射频前端,其特征在于宽带功率放大芯片后段连接有与所述接收滤波器前段相同的偏置电路,且发射滤波器与接收滤波器为相同的滤波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波段自切换双向射频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电路包括多个检测模块及多个运算放大器、耦合器,多个检测模块依次串联,多个运算放大器依次串联,收发信机的信号通过电压转换器连接检测模块和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同时多个检测模块的输出信号均连接在耦合器上,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电平转换电路的射频监测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波段自切换双向射频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转换电路包括两个二极管组和信号放大器,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监测电路的输出端,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一个二极管组的控制端,该二极管组的一个引脚连接在另一个二极管组的控制端,并输出发射控制信号;另一个二极管组的一个引脚引出接收控制信号,两个二极管组的输出端均连接电源引脚VCC。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波段自切换双向射频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噪放芯片采用WHM1045LE芯片,所述宽带功率放大芯片采用TGA2576-FL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43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国铁路GSM-R双模手持终端系统
- 下一篇:控制辐射杂散的方法及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