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力敏感储层产水气井动态反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4168.1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0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窦祥骥;何岩峰;王相;浮历沛;邓嵩;张世锋;曹文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9/0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敏感 反演 产水气井 裂缝参数 流动阶段 拟合 验证 绝对渗透率 双对数曲线 基础数据 渗流特征 生产动态 数据历史 多解性 滑脱 两相 渗流 改进 筛选 应用 分析 | ||
1.一种应力敏感储层产水气井动态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日常生产数据或试井测试数据、压裂施工及测井数据、室内实验测试数据相关基础数据的整理及筛选;
(2)、基于以下关系式,计算考虑相渗曲线应力敏感、绝对渗透率应力敏感及动态滑脱效应等气-水两相复杂渗流特征的改进拟压力及改进拟时间或简化拟压力及简化拟时间,其中,简化的拟参数在考虑气-水两相复杂渗流特征的同时结合孔隙水产水特征对拟参数进行了相应的简化;
其中,ψtwo为考虑应力敏感储层气-水两相复杂渗流特征的改进的拟压力MPa/cp;ttwo为考虑应力敏感储层气-水两相复杂渗流特征的改进的拟时间d;ψtwo-g为考虑应力敏感储层气-水两相复杂渗流特征及孔隙水产水特征的简化拟压力MPa2/cp;ttwo-g为考虑应力敏感储层气-水两相复杂渗流特征的简化的拟时间d;p为压力MPa;pa为参考压力MPa;ρg为气相地下密度kg/m3;t为真实时间d;ta为参考时间d;ρw为水的地下密度kg/m3;ρwsc为水的地面标准密度kg/m3;为平均压力所对应的气相地下密度kg/m3;为平均压力所对应的水相地面标准密度kg/m3;krgE为气相等效相对渗透率;krwE为水相等效相对渗透率;为平均压力所对应的气相等效相对渗透率;为平均压力所对应的水相等效相对渗透率;μg为气体粘度cp;μw为水的粘度cp;μgi为原始地层压力下的气体粘度cp;为平均压力所对应的气体粘度cp;为平均压力所对应的水的粘度cp;Ct-twoi为原始地层压力下的气水两相综合压缩系数MPa-1;为平均压力所对应的气水两相综合压缩系数MPa-1;zg为天然气压缩因子Ct-two-gi、分别为原始地层压力及地层平均压力所对应的简化气水两相综合压缩系数MPa-1;Ct-two-g=Cp+SgCg+SwCw,Ct-two-g为简化的气水两相综合压缩系数MPa-1;ki为储层原始渗透率mD;
(3)、利用考虑了气-水两相复杂渗流特征的流动阶段分析方程绘制相应的分析曲线对流动阶段进行识别;
(4)、利用相应的流动阶段分析曲线,结合参数与曲线之间的定量关系,初步确定相应的储层及裂缝参数;
(5)、利用考虑复杂渗流特征的数值模型对实际双对数曲线进行拟合,从而验证流动阶段分析方法所获得参数的正确性,若拟合效果较好,可进入下一步骤,若拟合效果较差,则返回步骤(4)重新确定储层及裂缝参数初始值;
(6)、利用考虑复杂渗流特征的数值模型,以实际井底流压作为输入工作制度,从而模拟得到产气量及产水量数据,并与实际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下进行生产动态数据历史拟合,从而进一步验证以上步骤所确定参数的准确性,若拟合效果较好,则说明步骤(4)~(5)所得到的储层及裂缝参数较为准确,否则需要对以上步骤的分析过程进行检查,直至得到较好的拟合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力敏感储层产水气井动态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需要收集整理室内试验数据包括:不同压力条件下的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或可用于计算该曲线的基础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力敏感储层产水气井动态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及(6)中的数值模型综合考虑了相渗曲线应力敏感、储层绝对渗透率应力敏感及动态气体滑脱效应等气-水两相复杂渗流特征,其中气相及水相的流速方程分别为:
其中,vg为气体流速m/s;vw为水相流速m/s;p为压力MPa;k<p>表示为压力函数的储层绝对渗透率md;μg<p>表示为压力函数的气体粘度cp;μw<p>表示为压力函数的水相粘度cp;b<p,Sw>表示同时为压力及饱和度函数的气体滑脱因子MPa;krg<p,Sw>表示同时为压力及饱和度函数的气相相对渗透率;krw<p,Sw>表示同时为压力及饱和度函数的水相相对渗透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41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