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源杀虫、杀菌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4101.8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3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林厚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厚海 |
主分类号: | A01N65/42 | 分类号: | A01N65/42;A01N25/04;A01P7/04;A01P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携众至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06 | 代理人: | 成义生,杨芳 |
地址: | 5468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杀虫 杀菌 乳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杀菌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适于农作物的植物源杀虫、杀菌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属于农药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植物源农药是将植物或植物的提取液加工制成的一类杀虫剂,同微生物杀虫剂一样属生物农药,其有效成分是自然存在的,一般无毒,易于降解。除虫菊是一种菊科属植物,其花朵中含有高效的杀虫活性物质除虫菊素,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度和整治力度的日益提高,除虫菊杀虫剂得到的广泛的应用。
但是单一的除虫菊制剂只对农作物的害虫具有杀伤力,对农作物的病菌却作用不大,
为了克服单一性的缺点,本发明提一种含除虫菊的复配组合物,它可快速、有效地杀灭附在农作物上的各种害虫,又具有杀灭农作物病菌,使用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杀灭附在农作物上的各种害虫,又具有杀灭农作物病菌的植物源杀虫、杀菌微乳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源杀虫、杀菌微乳剂,其包含以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组份:
除虫菊干花 10-20份;
鱼藤根 10-20份;
花椒 5-10份;
大蒜头 5-10份;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2-5份;
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 1-2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1-2份。
优选的,该微乳剂包含以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组份:
除虫菊干花 15份;
鱼藤根 15份;
花椒 8份;
大蒜头 8份;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3.5份;
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 1.5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1.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植物源杀虫、杀菌微乳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⑴取除虫菊干花、鱼藤根、花椒、大蒜头用水洗净并粉碎;
⑵将粉碎原料过筛、收集粉末并混和均匀得粉状混合物;
⑶将粉状混合物加入4-8倍质量的水,经过3次水煎、过滤工序,第一次煎煮1-2h,水温为100℃;第二次煎煮1-1.5 h,水温为90-95℃;第三次煎煮0.5-1 h,水温为80-90℃,合并3次滤液;
⑷将合并的滤液低温浓缩至流浸膏;
⑸最后将流浸膏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混合均匀,即得到所述的植物源杀虫、杀菌微乳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植物源杀虫、杀菌微乳剂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⑴将杀虫、杀菌微乳剂中兑入200-500倍质量的水,搅拌得到均匀的喷洒药液;
⑵将所述喷洒药液喷洒至农作物茎秆、叶子和根部周围。
步骤⑵中,每公顷使用所述植物源杀虫、杀菌微乳剂为4-8k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⑴该杀虫、杀菌微乳剂对害虫和病菌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⑵有效成分是多种化学物质共同作用,不易导致有害物产生抗药性,能长期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任何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所做的有限次修改,仍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一:
取0.1kg除虫菊干花、0.1kg鱼藤根、0.05kg花椒、0.05kg大蒜头用水洗净并粉碎,将粉碎原料过筛、收集粉末并混和均匀得粉状混合物,将粉状混合物加入1.2kg水,经过3次水煎、过滤工序,第一次煎煮1h,水温为100℃;第二次煎煮1h,水温为90℃;第三次煎煮0.5h,水温为80℃,合并3次滤液,将合并的滤液低温浓缩至流浸膏,最后将流浸膏加入0.02k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 0.01kg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 0.01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混合均匀,即得到植物源杀虫、杀菌微乳剂。取4kg的该杀虫、杀菌微乳剂用200倍质量的水稀释喷洒于1公顷的茶叶的茎秆和叶子,防治假眼小绿叶蝉,一次杀灭率达到85% 以上。取4kg的该杀虫、杀菌微乳剂用200倍质量的水稀释喷洒于1公顷的水稻的茎秆和叶子上,稻瘟病起到防治率达到98% 以上。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厚海,未经林厚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4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触控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触控操作识别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