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次产卵且是产浮性卵的收集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3882.9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9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吕为群;张威;兰兆辉;竹个个;仵旗明;何方;徐心怡;潘歆蓓;曾俊嘉;周末;曾兰惠;周宏;黄茜枝;刘春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17 | 分类号: | A01K61/17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次 产卵 是产浮性卵 收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次产卵且是产浮性卵的收集器,所述的收集器包括产卵水箱(所述产卵箱上设有仪表盘)、收集内桶、收集桶壳体、水池、泡沫收集器、紫外灯杀菌器、储水箱;所述的产卵水箱上设有排水口;所述的排水口下方为收集内桶;所述水池的出水口经PVC管与泡沫收集器连接;所述泡沫收集器的出水口经PVC管连接紫封闭式紫外杀菌器;所述的紫外杀菌器的出水口经PVC管与储水箱连接;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经PVC管与产卵水箱连接。其优点表现在:用于收集多次产卵、浮性卵,能够连续收集,收集率高,能够水体监控及重复利用,鱼卵质量好,能够形成鱼卵专用的一种设备,便于大规模的水产养殖,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次产卵且是产浮性卵的收集器。
背景技术
对水产养殖来说,鱼卵的获取整个水产养殖的起点,鱼卵的收集为极其重要的环节。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鱼卵收集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首先,现有技术中,通过技术中在收集鱼卵时往往要被移动到产卵箱或特制鱼网中,多次捕捞和惊扰易对鱼体造成伤害;且收集鱼卵时,鱼卵多次碰撞和摩擦,容易受到机械损伤,影响孵化率和胚胎质量。
其次,鱼卵产生分多次的,且有的是浮性卵,这导致无法收集,卵收集率很低。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鱼卵收集设备一般都是倾向于单向收集的,不能连续收集鱼卵。
再者,现有技术中的鱼卵收集设备,不能对水体环境进行监控,水体资源不能重复利用,影响鱼卵质量。
中国专利文献CN201520389509.X,申请日20150607,专利名称为:鲤鱼提前集中产卵及收集装置,该装置具有一网箱,网箱中设有若干鱼卵收集器,每一鱼卵收集器具有一环形的框架,在框架上间隔的布置有若干鱼巢,框架的下方设有接卵网片,接卵网片与框架间由线绳连接。
上述专利文献的鲤鱼集中早产卵及收集装置放置在养殖水域中,即可将亲鱼放入在网箱中进行产卵及收集。同批亲鱼在网箱中产卵与在原池塘产卵相比,产卵可提前,亲鱼在框架内或在框架旁边产卵时,卵附着在鱼巢上的机会比常规杆状鱼巢增加;没有粘附到鱼巢上的卵会落到接卵网片上或者网箱里;亲鱼在网箱周边产卵时,卵会附着在网箱侧面或落到箱底。因此,所产的卵收集可达到接近全部收集。另外,网箱中亲鱼产卵时间集中,且亲鱼产卵以后,转运方便,受伤率小。但是关于一种适用于收集多次产卵、浮性卵,能够连续收集,收集率高,能够水体监控及重复利用,鱼卵质量好的技术方案则无相应的公开。
综上所述,需要一种适用于收集多次产卵、浮性卵,能够连续收集,收集率高,能够水体监控及重复利用,鱼卵质量好的收集器,而关于这种收集器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收集多次产卵、浮性卵,能够连续收集,收集率高,能够水体监控及重复利用,鱼卵质量好的收集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次产卵且是产浮性卵的收集器的收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次产卵且是产浮性卵的收集器,所述的收集器包括产卵水箱、收集内桶、收集桶壳体、水池、泡沫收集器、紫外灯杀菌器、储水箱;所述的产卵水箱上设有仪表盘,该仪表盘用于监控水质的PH,溶氧,盐度;所述的产卵水箱上设有排水口;所述的排水口下方为收集内桶;所述的收集内桶安装在收集桶壳体中;所述的收集桶壳体安装在底架上;所述的收集桶壳体通过PVC管与水池连接,且该PVC管与水池连接端的出口处设有过滤棉;所述水池的出水口经PVC管与泡沫收集器连接;所述泡沫收集器的出水口经PVC管连接紫封闭式紫外杀菌器;所述的紫外杀菌器的出水口经PVC管与储水箱连接;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经PVC管与产卵水箱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排水口为扇形,排水口由内向外逐渐缩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38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