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煤粉干燥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2951.4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1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梅磊;孙宝林;赵延兵;陈水渺;汪勤亚;吴道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神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04 | 分类号: | F26B11/04;F26B21/00;F26B21/04;F26B21/14;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刘小峰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管回转干燥机 布袋除尘器 煤粉 气体出口 氮气 褐煤 袋式除尘器 焦煤 除尘场合 氮气入口 干法袋式 工艺控制 空气入口 气体入口 尾气处理 物料干燥 易爆物料 次烟煤 预热 排出 连通 应用 尾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粉干燥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蒸汽管回转干燥机和布袋除尘器,其中,所述蒸汽管回转干燥机的氮气入口和空气入口分别用于通入氮气和预热后的空气,所述蒸汽管回转干燥机的气体出口连通至所述布袋除尘器的气体入口,所述布袋除尘器的气体出口用于排出尾气。本发明的系统适用于干法袋式除尘场合,该工艺控制方法可应用于褐煤、焦煤、次烟煤等煤粉的干燥应用场合,也可应用于其他易燃、易爆物料采用蒸汽管回转干燥机和袋式除尘器进行物料干燥和尾气处理的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干燥载气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煤粉干燥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煤的干燥提质是褐煤、次烟煤等水份含量较高的煤种开发利用的关键,上述煤种经过干燥提质后,水分显著降低,热值大幅度提高,既可防止煤炭自燃,便于运输和储存,又有利于发电、造气、化工等使用。在钢铁行业,焦煤的干燥调湿也是炼焦技术的一项关键工艺。
当前最主要的煤粉干燥技术是采用蒸汽管回转干燥机对煤粉进行干燥,并采用袋式除尘器对干燥机出口尾气进行除尘。在该技术应用中,需要补充一定量的载气将干燥机内蒸发出的水气带走。若全部采用氮气作为载气,运行成本很高;但若采用空气作为载气,系统中氧含量超过煤粉的爆炸极限时将有爆炸的危险,因此通入的空气量需要严格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干燥机的出口尾气露点较高,容易在布袋除尘器中结露,影响布袋除尘器的性能。另外,干燥机的出料箱与筒体采用填料密封结构进行密封,煤粉容易从密封处泄漏出干燥机,污染干燥机的操作环境并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煤粉干燥的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系统适用于干法袋式除尘场合,该工艺控制方法可应用于褐煤、焦煤、次烟煤等煤粉的干燥应用场合,也可应用于其他易燃、易爆物料采用蒸汽管回转干燥机和袋式除尘器进行物料干燥和尾气处理的场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煤粉干燥的系统,包括蒸汽管回转干燥机和布袋除尘器,其中,
所述蒸汽管回转干燥机的氮气入口和空气入口分别用于通入氮气和预热后的空气,所述蒸汽管回转干燥机的气体出口连通至所述布袋除尘器的气体入口,所述布袋除尘器的气体出口用于排出尾气。
进一步地,还包括鼓风机和空气加热器,所述鼓风机的气体出口连通至所述空气加热器的气体入口,所述空气加热器的气体出口连通至所述蒸汽管回转干燥机的空气入口。
进一步地,包括引风机、循环风机和循环气加热器,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通过管道并联地连接至所述布袋除尘器的气体出口,所述第一支路通过所述引风机排出尾气,所述第二支路通过所述循环风机和所述循环气加热器连通至所述布袋除尘器的气体入口;
其中,所述循环风机的气体入口连通至所述布袋除尘器的气体出口,所述循环风机的气体出口连通至所述循环气加热器的气体入口,所述循环气加热器的气体出口连通至所述布袋除尘器的气体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鼓风机的气体出口与所述空气加热器的气体入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空气流量调节阀;所述布袋除尘器的气体出口与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和氧含量检测仪。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风机的气体入口所在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气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护蒸汽管道和连接在保护蒸汽管道一端的蒸汽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蒸汽管道连通至所述空气加热器的气体出口与所述蒸汽管回转干燥机的空气入口之间的管道,所述保护蒸汽管道上设置有两位阀。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系统进行煤粉干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神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神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29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