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同步带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2837.1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6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奥祥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G1/28 | 分类号: | F16G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8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同步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同步带,解决传统开口同步带接驳麻烦,接驳之后容易断裂的问题。其包括同步带本体和等距设置于同步带本体下表面的同步带齿,同步带本体表面等距开设有沿宽度方向的多个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位于相邻同步带齿的中间位置,同步带本体两侧分别开设有沿长度方向的第二凹槽,同步带还包括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的固定绳。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接驳方便、精确、牢靠,减少资源浪费等诸多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动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同步带。
背景技术
同步带是一种传送带,它综合了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各自的优点,传动时通过同步带齿与同步带轮的齿槽相啮合来传递动力,不需润滑,无污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传送带。市面上在一些场合还会用到开口同步带,由于开口同步带长度不固定,必须先剪割出所需同步带的长度,然后把同步带两边打成对齿,用高分子溶剂胶接驳起来,此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剪割长度不当,对齿不匹配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且接驳之后接口处也比较容易断裂,影响传动效率,操作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改进现有同步带存在的若干问题,提供一种接驳后对齿能精确匹配,且接驳牢靠的新型同步带。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同步带本体和等距设置于同步带本体下表面的同步带齿,同步带本体表面等距开设有沿宽度方向的多个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位于相邻同步带齿的中间位置,同步带本体两侧分别开设有沿长度方向的第二凹槽,同步带还包括可以设置在第二凹槽内的固定绳。第一凹槽作为同步带剪割时的剪割槽,由于设置在相邻同步带齿中间,可以保证同步带在剪割并首尾两端相连后,接驳处两侧的同步带齿的齿距与其他相邻同步带齿的齿距保持一致,既保持对齿匹配,避免了同步带传动的不稳定;另外,接驳之后,固定绳可通过溶剂胶固接在接驳处的第二凹槽内,进一步增加了同步带的接驳牢靠程度。
优选的,每个相邻同步带齿之间均开设有第一凹槽。这样的设置保证第一凹槽沿同步带长度方向等距且密集排列,保证了剪割时的最小长度精度,既剪割后同步带的长度为齿距的整数倍;另外,相邻第一凹槽的间距为固定值,在剪割一定长度的同步带时,只需要数第一凹槽的数目,就可以确定其长度,不必使用其他长度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作为初选方案,第一凹槽开设在所述同步带本体的上表面,其横截面呈矩形状。上表面开设凹槽加工方便,矩形状凹槽的设置方便剪割时刀口进入凹槽。
作为另一方案,第一凹槽开设在同步带本体的下表面,第一凹槽横截面呈矩形状。同步带剪割后向内弯曲,接驳成环状,若第一凹槽开设在同步带本体上表面,则第一凹槽处会受到由于弯曲而产生的拉伸力,拉伸力过大可能会造成同步带体的撕裂,如果将第一凹槽设置在同步带本体的下表面则完全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
作为再一方案,第一凹槽开设在同步带本体的上表面,第一凹槽横截面呈倒三角状。倒三角状的第一凹槽相比矩形状的第一凹槽,更有利于刀具进行精确定位和精确剪割,进一步提高对齿匹配度。
值得一提的是,同步带本体与所述同步带齿一体成型。保证了带齿不易脱落,提高了同步带主体抗弯、抗压能力。
此外,固定绳表面四周等距设有多个凹槽。固定绳并非固定长度,多个凹槽的等距设置,可不用进行直接测量,视具体情况来剪割固定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对同步带的优化设计,增设第一凹槽,减少了剪割同步带时出现的误差,提高精确度,避免出现开口不匹配情况,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固定绳的合理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同步带的牢靠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实施例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奥祥轴承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奥祥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28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